-
《花药园记》简介
-
作者:张倩 牛淑平 来源:中医文献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春甫 花药园记 保健 观赏植物 庭院经济
-
描述:《花药园记》是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中的一章,介绍了30多种易栽植的常用家庭花草植物。本文就这些花药本草既有药用保健功能,又有观赏价值,融庭院经济与养生保健于一体的特色作一简介,认为花类植物
-
杨炳南简介
-
作者:暂无 来源:金融经济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湖南省 新闻图片社 中国书法 杨炳 协会 书法家 社长 研究院 美术 笔名
-
描述:杨炳南,笔名一牛,别署墨耕,湖南桃源人,大专文化,一九四九年九月参加工作,曾任湖南美术出版社副社长、湖南省新闻图片社社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湖南书画研究院特聘书
-
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简介(一)
-
作者:暂无 来源:编创之友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杰出人物 思想家 唯物主义 杰出贡献 爱国主义 王安石 蒲松龄 孟子 龚自珍
-
描述:拓的。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是随着中国各族人民的生产和劳动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中华民族的一切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归根到底都是全国各族一切从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正是在这个伟大基础上,中华民族历史上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历史上任何杰出人物都不可避免地由于历史或阶级的局限而有其缺点和弱点,对此应当采取科学的态度加以分析。但必须肯定,古往今来一切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作了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杰出贡献的人们,都应当永远地得到中国人民的尊重和纪念。
-
刘殿棠 温之秀 郭其昌 张祖荣 张映斗启事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师大周刊 年份:192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刘殿棠 温之秀 郭其昌 张祖荣 张映斗启事
-
伤寒学家胡希恕先生和刘绍武先生的对比
-
作者:石应轩 康淑香 李清峰 来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伤寒论 伤寒学家 胡氏伤寒学派 胡希恕 三部六病学说 刘绍武 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三定原则 定证定方定疗效
-
描述:。他们的不同点:胡老认为六经的实质是六证,而刘老认为六经的实质是六病。胡老认为《伤寒杂病论》存在着病一证一方证三级结构,而刘老认为《伤寒杂病论》存在着纲不系目的问题,他们认为六经的主方、主药不同,胡
-
列宁五十寿辰,刘绍周工书的祝词(照片)
-
作者:王观泉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提供照片者王观泉先生写在照片背面的话此照刊于哈尔滨《新晚报》2012年9月2日。非常可惜的是连刘泽荣到哈的年代都考错了。但文章写刘在哈的工作,比较详明,功不可没,不过与瞿秋白无关。而刘到哈尔滨
-
伤寒学家胡希恕先生和刘绍武先生的对比
-
作者:石应轩 康淑香 李清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伤寒论 伤寒学家 胡氏伤寒学派 胡希恕 三部六病学说 刘绍武 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三定原则 定证定方定疗效
-
描述:。他们的不同点:胡老认为六经的实质是六证,而刘老认为六经的实质是六病。胡老认为《伤寒杂病论》存在着病一
-
刘绍武三部六病学说思想研究
-
作者:李建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伤寒论》 刘绍武 三部六病学说 辨证论治 协调疗法
-
描述:‛、三才模式和阴阳五行等。 5.走访刘绍武先生的弟子,参加相关学术会议,更直观了解三部六病学说形成的背景,其学说临床实践情况和目前学说的发展情况。 结 果:三部六病学说是刘绍武先生毕生研究《伤寒论
-
刘绍唐时期台湾《传记文学》建构的“大陆映像”研究
-
作者:蔡珊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记文学》 刘绍唐 大陆映像 两岸关系
-
描述:多样化。刘绍唐时期台湾《传记文学》如此建构大陆形象与多种因素有关。客观环境、作者群体以及主编刘绍唐对历史真实的追求是所建构的大陆形象呈现三个阶段发展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刘绍唐时期台湾《传记文学》建构内容
-
刘绍勇握手马云 东航还是“打工仔”?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经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刘绍勇握手马云 东航还是“打工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