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47)
报纸(448)
学位论文(9)
会议论文(6)
图书(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14)
地方文献 (56)
地方风物 (14)
宗教集要 (10)
非遗保护 (8)
红色文化 (7)
才乡教育 (5)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183)
2013(63)
2012(94)
2005(33)
1999(16)
1997(24)
1996(13)
1989(9)
1929(4)
1909(2)
按来源分组
都市时报(4)
交通公报(4)
黄梅戏艺术(3)
女报(2)
长春日报(2)
河北金融(1)
北京教育(1)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
四川戏剧(1)
“一从陶平章后 千古高风说到今”——陈洪绶《归去来图》观
作者:刘晔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陈洪绶  《归去来兮辞》  古代知识分子  周亮工  终极价值  兼济天下  陈洪绥  中国文人  田园生活 
描述:逸山林,由尘世而遁
罗斯福和丘吉尔佩服的中国将军——战略预言家陈孝威
作者:令狐如云  来源: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东北  预言家  丘吉尔  罗斯福  将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  重大历史事件    太平洋战争  美国总统 
描述:罗斯福和丘吉尔佩服的中国将军——战略预言家陈孝威
《〈记纂渊海〉所引的〈唐职员〉逸文》补证——兼述晏殊《类
作者:唐雯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职员  类要  记纂渊海  通典  唐代官制 
描述:文章指出日本中村裕一《<记纂渊海>所引的<唐职员>逸文》中所辑《唐职员》的更早源头, 并以晏殊《类要》为基础辑得四十三条《唐职员》文字,并进一步指出《职员》与《通典》之关系。
呈复山西省政府附张达五条陈政治一案意见文
作者:暂无 来源:农矿季刊 年份:193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呈复山西省政府附张达五条陈政治一案意见文
委曾佩周等七人为第一区西河堡昇平乡初级小学文
作者:暂无 来源:阳春县政公报 年份:193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委曾佩周等七人为第一区西河堡昇平乡初级小学文
各公安分局九江市政局奉令协缉逃员徐芳农归案究办由
作者:暂无 来源:南海县政月报 年份:193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各公安分局九江市政局奉令协缉逃员徐芳农归案究办由
中国古典戏曲文采派、本色派质疑及辨析:以汤显祖、璟为中心
作者:姜帅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采  文采  本色  本色  本体论  本体论  文采派  文采派  本色派  本色派  分歧  分歧 
描述:用这一理论术语时具体所指并不是一样的。大体而言,“本色”涵盖了包括语言、审美风格、音律、内容、结构、人物形象塑造、舞台表演等戏曲文学组成元素。我国古代戏曲理论中的“本色”论实质上是关于戏曲的本体论,由于戏曲理论批评家对戏曲本体论认识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他们对“本色”不尽相同的认识,也导致了“本色”一词的多义性。 文采派和本色派是在这两个词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批评中,并未出现明确的戏曲派别划分及界定标准。到了近代,人们才开始借鉴外国文学理论关于流派划分的标准,并结合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古人相关的论述,将戏曲划分为不同的派别。目前一些有影响的学者对文采派、本色派的定义并不相同,依据的材料也不同。本文第二章通过具体分析他们对这两派界定所依据的材料,从而对这些不同的定义...
戊子顺天乡试案与万历四曲家:王衡、陈与郊、璟、汤显祖
作者:李洁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戊子顺天乡试案与万历四曲家:王衡、陈与郊、璟、汤显祖
法律 至情 结构:璟、汤显祖、李渔填词观及其对传奇文体本
作者:王铭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奇  填词  法律  至情  结构 
描述:传奇艺术特征提供一个可行的角度。 在明清众多文人“填词”观念中,璟、汤显祖和李渔三人的主张具有代表性。璟重视“法律”,主张“名为乐府,须叫合律依腔”,“用律诗句法须审详”,“纵使词出
审判工作既要讲法治也要讲政治:德咏出席 黄松有主持
作者:陈永辉  来源:人民法院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审判工作既要讲法治也要讲政治:德咏出席 黄松有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