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305)
报纸(1241)
图书(30)
会议论文(17)
学位论文(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550)
地方文献 (27)
才乡教育 (10)
红色文化 (9)
宗教集要 (5)
地方风物 (4)
文化溯源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09(220)
2006(51)
1997(63)
1996(24)
1988(27)
1983(22)
1982(39)
1981(20)
1980(11)
1956(4)
按来源分组
人民日报海外版(4)
少年月刊(2)
廊坊日报(2)
群言(2)
中国青年(2)
读书月报(2)
赣南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文谭(1)
湖南人民出版社(1)
河北文学(1)
漫评《蒲柳人家》
作者:唐挚  来源: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蒲柳  漫评  精神荒原    运河  航道  茂草  瓜田  乡亲  河滩 
描述:又给我们送来了《蒲柳人家》。
江南
作者:何成钢  来源:散文诗世界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南  母亲河  吴侬软语  蓝印花布  重新发现  桅子花  运河  王安石  龙井茶  阳澄湖 
描述:江之南,纵横交错的水塘河浜,永远横卧着古老的石桥,像一道道雨后的彩虹。桥堍两翼对立楹联,寄寓着风调雨顺的期许。桥下还有人和伞,鱼鹰和栀子花,竹笠和卖竹木器的担子,都在潋滟的水影中晃荡摇曳。
《瓜棚柳巷》的民族化语言艺术
作者:姜嘉镳  来源: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艺术    民族化  三十年  地方特色  文学语言  民族风格  口语运用  三春  运河 
描述:的《瓜棚柳巷》(见《当代》一九八一年第三期),宛如一组风俗画,展现了清末二、三十年间,京东运河边上的田园风光和劳动人民的悲欢场景。能将这么富有特色的画卷呈现在读者眼前,当然是离不开作者独具匠心
本命年的回想
作者:刘绍棠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方特色    二十四节气  腊月  运河  家乡  创作  大年  南村  初一 
描述:朴实,充满着浓郁的乡村气息。
殿 温之秀 郭其昌 张祖荣 张映斗启事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师大周刊 年份:192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殿 温之秀 郭其昌 张祖荣 张映斗启事
《〈呐喊〉自序》应是记叙文
作者:梁涛  来源:教学与管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议论文  记叙文  表现手法  思想变迁  自序  生活经历  《呐喊》  小说集  鲁迅先生  思想历程 
描述: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迁,从绍兴侍亲疾、南京学洋务到日本仙台学西医、东京治文艺最后到北京蜇居又写小说,可
本人尚未“脱贱”的自供状
作者:毛志成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人  小说集  50年代  少年才子    大兴县  高中生  通县 
描述:的邻村,有一位写出并发表了几篇小说的高中生,也被称为是作家。那时我才12岁,正在县城中学读初中。
“拗相公”拗得好!--有关王安石的两篇话本小说
作者:王起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话本小说  苏轼  法家  儒家  黄州  菊花诗  小说集  警世通言  小说作者 
描述:苏轼心想,黄花就是菊花,菊花是不会落瓣的,自恃聪明,就在原诗后面加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写罢,不等王安石出见就走了。王安石回到书房看见了苏轼的续诗,认为他太轻薄,贬他到湖北黄州做团练副使。原来黄州的菊花是落瓣的,苏轼在黄州见到了这情景,才知
留在扉页上的题字
作者:刘孝存  来源:北京观察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集  乡土文学  北运河  芦苇  中学  扉页  短篇小说  批判  作家 
描述:集中。我知道他是“少年神童”。他上中学的时候中学课本就选了他的小说。那时
明代传奇小说观概述
作者:赵薇  来源: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小说  小说创作  文言小说  剪灯新话  明代  小说理论  唐传奇  胡应麟  高峰时期  小说集 
描述:《古今说海》都是其中的精品,并且出现了《情史》、《艳异编》等专门收集写情小说的文言小说集。《国色天香》、《万锦情林》、《秀谷春容》等大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