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复习教学中以学定教的实践与思考--以“王安石变法”一课
-
作者:钟汉尧 来源: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有效性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
-
描述:提高历史复习的有效性,改变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复习方式,以学定教,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师生只有共同构建一种平等、和谐、民主、互动的新型教学关系,才能使历史高考复习实践活动产生应有的效果。
-
关于减轻学生学习历史负担的几点思考:从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得到
-
作者:王秀娟 来源:成才之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减负增效 王安石变法 启示
-
描述:针对初中历史“主科中的副科”这一特殊地位,从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措施“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中得到了启示,并从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关注学情分层次教学三个方面,就初中历史学习中的减负增效作一探讨。
-
民不加赋,国用能不能饶?:从王安石变法谈改革的制度瓶颈
-
作者:张剑锋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制度瓶颈 改革 经济思想 创造行为 社会财富 反对派
-
描述:“民不加赋而国用饶”是王安石变法的核心经济思想.也是他与反对派大臣们争论的一个焦点。王安石认为社会财富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定数.而是可以通过价值创造行为来不断增加的。
-
苏轼与王安石政治关系研究
-
作者:刘森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 政治关系 思想变化
-
描述:以苏轼的《进策》为主,对王安石之变法思想提出很大的疑问,所以此阶段可称为“矛盾蓄势期”,此阶段特点就是苏轼与王安石处在一种互有攻击,但尚在一种可控制状态,虽暗中俱有火气,表面上尚未针锋相对。第二阶段
-
王安石学术史研究
-
作者:杨天保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 选举社会 荆公新学 金陵王学 学术史
-
描述:研究学史
略作回顾,查阙补漏,强调历史研究是哲学研究的基础,并引出本文的总构想:以学术史研
究弥补思想史研究。
同时,作为研究的第一切口,在追溯王安石学术称谓的流变史中
-
试论王安石的教育改革思想
-
作者:吕文奎 来源:德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改革思想 科举制度 变法思想 太学 教育管理机构
-
描述:特别是他创立的大学“三舍法”,对当时和后代学校教育的影响更为深远,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各代,显示了强盛的生命力,促进了古代教育的发展。王安石不愧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
王安石教育改革思想评述
-
作者:杨鑫辉 郭斯萍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改革 科举 “三舍法” 专科学校 修撰经义
-
描述:本文以评传的形式,论述了王安石在其推行新政需要人才指导下的教育改革思想,主要包括:改革科举考试制度,学校实行“三舍法”,创设专科学校,统一大学教学用书,重视感化教育方法。
-
王安石和欧阳修的菊花之争
-
作者:文菲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欧阳修 菊花 北宋 中学 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
-
描述:王安石、欧阳修都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
-
作者:王汉澜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思想 教育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 “文武并重”思想 教育改革
-
描述:强制学生、重视教育者的感化作用;反对死记硬背儒家经典,主张批判地学习。他在教育改革上,也做出一些创举。他的教育思想和改革举措,应该给予历史的肯定。
-
王安石与苏轼各抒己见
-
作者:张宏星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游褒禅山记》 中学 语文 文学知识
-
描述:要登山观赏到奇丽的风光一定要有志向,深层意思则是只有不畏险阻,知难而进,才能攀登知识或事业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