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改革与社会舆论
作者:孟天运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改革  神宗  社会舆论  谏官  欧阳修  台谏制度  司马光  张方平  保守派 
描述: 任何改革,都要遇到一个社会舆论问题。如果把改革比做船,舆论就是风。舆论与改革一致,就是开顺风船;不重视舆论,只靠行政命令,就是开无风船或顶风船了。在这方面,王安石改革中的教训是很典型
王安石象征诗阐论
作者:王晋光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象征手法  神宗  吕惠卿  意象  象征诗  熙宁  文学理论  中华书局  司马光 
描述:变成了一个象征,甚至是一个象征[或者神话]系统的一部分。在探讨王安石诗的寄托的时候,我们发觉安石在很多地方使用了象征手法来表达他的意念。他这种象征手法跟西方文学所指的象征手法颇有不同,可以称为中国式
王安石的人才革新思想
作者:李德明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思想  人才培养  人才使用  人才  品德  修养  改革 
描述:举,为天下举人,先取履行,次取艺业,将以正教化之本、育卿士之才”①。六宗以后,兴学育才和科举取士之风虽有所好转,但问题依然十分严重。直至熙宁变法,王安石很大程度上接受了范仲淹的育才革新和人才制度革新
王安石的吏治改革
作者:庄锡福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吏治改革  变法派  熙宁  宋神宗  士大夫  反对派  庆历新政  中坚分子  先王 
描述:王安石变法是一场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吏治改革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吏治问题的特殊重要地位(一切变法措施的制定和推行都要通过一定的行政体系),吏治改革还必然地成为变法成败的重要关键。
包公垂范与王安石情结
作者:方既明  来源:池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包公  池州  《续资治通鉴长编》  文物保护单位  徽州  兴利除害  借景抒情  《宋史》  刘禹锡 
描述:传。
王安石书信艺术论略
作者:刘梦初  来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信  王安石  艺术论  答司马谏议  尺牍  散文  语体  外任  丘迟  书信体 
描述:趋广泛,君臣、师生、朋友、恋人甚至素昧平生者之间都可以通过书信来讨论政治、商议军事、评品人物。尤其是这时的一些文章巨公如唐宋八大家之辈,个个都有百篇以上的、启、表、疏,精彩之作,杂然纷呈,蔚为
从《劝酒》浅析王安石的感情世界
作者:赵培远  来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感情世界  杂体诗  伦理思想  考略  为贫而仕  王安石  感到悲伤  政治环境  笑语 
描述:从《劝酒》浅析王安石的感情世界
王安石的语言文字观
作者:徐时仪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文字观  王安石  《字说》  汉字  小篆  《说文》  声符  释字  词义  段玉裁 
描述:献史料和《字说》佚文对王安石的语言文字观试作初步的探索以就教于方家。
王安石《知人》
作者:吴小如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莽  孟尝君  郑注  杨广  周公  知人  两面派  小品文  北宋 
描述:王安石的一篇杰出小品代表作。两面派人物给人以假象古来就有,本不足奇。白居易诗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也已提到王莽,却是从正反两面说的,小人固然可以利用假象欺世,而君子也往往容易被误解
王安石与北宋的教育改革
作者:严正敖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王安石  教育改革  科举制度  重要内容  改革教育  意识形态工作  江宁  南京市  抚州市 
描述:大刀阔斧地推行一系列“理财”、“整兵”的新法,同时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改革教育和科举制度就是这方面的重要内容。他在执政变法以前写的《上仁皇帝》(即有名的《万言书》),是他后来实行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