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共两党关系决议案》起草者应是鲍罗廷
-
作者:张寿春 来源:党的文献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独秀 瞿秋白 鲍罗廷
-
描述:根据有关历史资料考证和分析,1927年7月3日中共中央通过的具有严重右倾错误的<国共两党关系决议案>,由陈独秀或瞿秋白起草的说法均不可信或难以确认,而是由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鲍罗廷起草的.
-
专家访谈:“好法官应是社会正义的化身”
-
作者:郑国锋 王丹 来源:人民政坛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官队伍 社会正义 司法公正 法律条文 道德素质 当事人 业务素质 老百姓 中国法 信任危机
-
描述:记者:《法制与社会》2002年第3期章敬平《法官遭遇信任危机》一文说到,法律借助于法官降临尘世。法官是司法公正的主体,是各种纠纷的最后仲裁者。当调查显示的数据表明,中国法官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整体偏低的时候,我们言称中国法官遭遇信任危机,就不是
-
正确使用维生素的适应证究竟应是什么?:与张世显同志商榷
-
作者:彭兴 来源:人民军医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正确使用 前维生素 缺乏症 适应证 无症状 商榷意见 作者 药物使用 隐性 体征
-
描述:使用维生素的适应证应是病人必须要有缺乏维生素的症状及体征。作者的这种规定对不对呢?我认为是极其片面的。他的用维生素的标准固有克服滥用维生素之效,但却违背了预防为主及早
-
经络的实质理应是“有序态的微血管网络”
-
作者:穆祥 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络 微血管网络 有序态
-
描述:经络的实质理应是“有序态的微血管网络”穆祥(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系北京102206)经络学说是中国生物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其所阐述的概念、规律已被长达数千年的临床实践反复验证。可以预见,经络
-
应是“通讯”最耐读——企业报采编一议
-
作者:王继明 来源:新闻三昧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报 新闻报道 通讯 新闻采写 新闻编辑工作
-
描述:970年10月24日创刊,自今走过30余年历程,开初不定期出刊,后来发展为周一刊,上世纪90年代以
-
社区银行应是我国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
-
作者:暂无 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社区银行应是我国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
-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应是培育新型农民的着力点
-
作者:陈运普 来源:农村经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型农民 着力点 科技素质 文化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
-
描述:主人,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
苏振华:开发商应是地震废墟房贷还款第一责任人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市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第一责任人 开发商 还款 地震 废墟 房贷 承担责任 相关主体
-
描述:中的责任主体至少包括开发商、监理公司、质检部门。
-
刘煜辉:宏调核心应是价格改革不是货币政策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市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 价格改革 价格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调核 调核 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 评价中心 评价中心 政策配合 政策配合 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
-
描述: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日前发表文章指出,货币政策从一个“频繁操作、多做多错”的状态过渡到逐步淡出宏凋的中心,由价格改革担纲、辅以财政政策配合,这恐怕才应该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
-
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应是哲学层次的发现:马克思的发现片论
-
作者:张凌云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 理论前提 理论前提 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 哲学层次的发现 哲学层次的发现 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
描述:本身即是马克思哲学。前者改变了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导致唯物史观成为直观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后者则使唯物史观失去了内在的哲学维度而走向实证化。其实,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是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实践唯物主义,它是把实践唯物主义运用于历史的发现。唯物史观的发现和剩余价值的发现,均奠基于实践唯物主义的人与对象世界在实践中生成的辩证法的基础之上。所以,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并非唯物史观,而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