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的字学理论及其他
作者:陈涛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形声字  原始汉字  《说文》  《字说》  学理论  传统文字学  会意字  《文献通考》  安子介 
描述:王安石的字学理论及其他陈涛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是可分析的文字。早在汉代,随着古文经学的兴起,学者们即把《周礼》中本是用以教学童的“六艺”①之一的六书,解释为汉字造字的六种法则。许慎阐发了六书
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
作者:施华君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孟尝君  宰相  文章  文学  鸡鸣  北宋  史记  论辩  盲目 
描述:。”王安石曾作过北宋宰相,在文学造诣上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千百年来,由于人们对古人盲目迷信,盲目崇拜。束缚了思想,都认为这篇文章说得有道理,甚至有人著论吹捧说:“此文短小精焊,论辩性极强,跌宕
初唐诗人陈子昂
作者:张步云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子昂  文学主张  汉魏风骨  初唐诗  教传统  诗歌创作  近体诗  文艺观点  胡应麟  南北文学 
描述:感遇》,而是他少量的近体诗。同时文章肯定陈志昂能比同时代诗人更早更具体地反映不义征战后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沈括笔下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青岛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刘建武 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浙江杭州人,北宋嘉?探?士,神宗时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他曾积极参与王安石变法,但在变法失败,王安石被罢相后,他却出尔反尔,落井下石,向新宰相吴充
林语堂笔下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文汇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躲斋 林语堂曾为欧美读者用英语写过一本《苏东坡传》,后有张振玉中译,是部有名的书。凡熟悉林语堂的读者和研究者,都知道这部书与其说是为苏东坡立传,毋宁说是作者自身的写照,是借古人的事迹,写自己的胸臆。了解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就难以理解传主以及其他人物何以与史家之论颇不一致乃至背离。 宋代是个充斥着
王安石笔下的“桂州新城”
作者:暂无 来源:桂林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展开 我是桂林人,几十年在城区走街串巷,自认对桂林是熟得不得了的。但最近读了王安石的《桂州新城记》,才知道自己所知之肤浅,起码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并不是很清楚桂林城的历史沿革。 《桂州新城记》说
诗人黄鹤龄笔下的晚清社会描述
作者:刘荣平  来源:人民政协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有关两岸诗歌交流史,遗憾的是,晚清时期台湾著名诗人黄鹤龄的诗集钞本《不暇懒斋钞》未引起台湾研究者的注意,然而,他的诗歌却大量反映了台湾航海、气候、地震、风俗、文化、古迹、民生、兵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
唐宋文人笔下之“最”拾趣
作者:刘建思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低年级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  李清照  辛弃疾  白居易  西风  黄花  琵琶  晏几道  古代文人  柳永 
描述: 最苗条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眼力最差的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正确评价李清照的《词论》
作者:何念龙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学术界  北宋  词论  正确评价  王安石  词学观  创作成就  六十年代  五十年代 
描述:六十年代中,学术界对《词论》的研究,往往缺乏辩证的观点,带有很大的片面性.近些年来,对李清照及其《词论》的研究仍然缺乏持平之论.而正确评价李清照的《词论》,不仅对于认识这篇文章本身,而且对于评价
李清照研究二题
作者:乔力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李氏  人生追求  封建礼教  具体内容  蔡京  赵明诚  王安石  政治意识  艺术形象 
描述:另具异彩的珍品,并认定其间抒发了她不满封建礼教桎梏、希望在社会上有所作为的积极奋发的情感和对自由、幸福的渴望,是李氏自述理想之篇.然而,此词主旨是否尽如上言,由之呈现的人生追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尚有再作进一步探讨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