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21)
报纸(111)
会议论文(9)
学位论文(5)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08)
地方文献 (35)
才乡教育 (2)
宗教集要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2(29)
2003(14)
2001(11)
1999(22)
1998(20)
1997(20)
1992(14)
1985(8)
1981(4)
1980(4)
按来源分组
读书杂志(3)
中国文化研究(2)
东岳论丛(2)
奋斗(1)
收藏(1)
史学集刊(1)
华夏考古(1)
书摘(1)
衡水晚报(1)
瞭望(1)
论西周审计不能成立
作者:吴泽湘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国家审计制度  宰夫  审计学  《仪礼》  《礼记》  成书年代  经济思想史  文献资料  典章制度 
描述:论西周审计不能成立吴泽湘西周审计,广泛流传于中外审计学界,已成不易之论。我国海峡两岸审计学界诸多学者,几乎众口一词,断然肯定: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已有国家(政府)“审计制度”,或有其“萌芽”、“雏形
“书斋”趣
作者:丰溪生  来源:天津教育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斋  现代文学  《龙虫并雕斋琐语》  “五四”新文化运动  沈从文  周作人  古诗文  《老残游记》  刘绍棠  《资治通鉴》 
描述:“书斋”趣
茶文化与酒文化比较试
作者:钟立飞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酒文化  茶文化  王安石  传统文化  《诗经》  酒器  《茶经》  《红楼梦》  刘邦  茶酒 
描述:茶文化与酒文化比较试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钟立飞序言近年来学术界出现的热潮并不多,然而在这不多的热潮之中,却有酒文化热和茶文化热两股。这两股热的兴起,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
“诉讼”考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诉讼  现代汉语  讼师  小白菜  第三者  古今字  《周礼  专科学校  纠纷  《毛诗》 
描述:“诉讼”考“诉讼”是指人们相互争执、诉诸法律,以求取得秉公评断的一种司法行为。在原始社会,并不存在“诉讼”,那时候人们“无私耕私织,共寒其寒共饥其饥”(《尉缭子·治平》),甚至“与麋鹿共处而无相害
“扒灰”修辞手法趣
作者:育林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辞手法  具体运用  王安石变法  性行为  缩语  清代学者  谐音双关  动作行为  北宋  恶心 
描述:的王安石,因子王?英年早
拆字“贪”
作者:慕毅飞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贪官  释义法  王安石  “丑”  羞耻  启示录  释字  汉字  前的钱  苏东坡 
描述:王安石释字,把“坡”字解释为“土之皮也”;苏东坡如法相讥:照此说来,莫非“滑”即“水之骨也”?——如此的“拆字释义法”,成为千古一笑。千年之后,出了一部叫《汉字启示录》的书,把王安石的“拆字释义法”演绎成一部巨著,叫人叹为观止。举“羞耻”为例,道是:可“羞”之
王安石修改《字
作者:暂无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字  文学家  北宋  文字  京城  《诗经》  意识  天气  杜甫 
描述:北宋杰出文学家王安石,学问渊博,满腹经纶。他不仅能诗善文,而且对文字很有研究。身任宰相之职时,他时常访察民情。一次来到
《风》《雅》《颂》
作者:袁长江  来源: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汉文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周礼》  《雅》  《毛诗序》  《风》  《颂》  六诗  风雅颂  乐器  赋比兴 
描述:《风》《雅》《颂》袁长江风、雅、颂是诗的分类,这毫无疑问。但这种分类是以内容分,还是以音乐分,抑或以伴奏乐器分,几千年来一直争论。现在的认识,似乎趋于一致了:认为是以音乐分。但细细推敲,似有
周代市场管理
作者:张苏  来源:宝鸡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市场管理  周代  管理市场  商品交易市场  货物  商贾  周礼  商品经济  贸易  商品交换 
描述:他们之间相互购买好商品,到中午的大市再转卖给广大的消费者;中午的大市是最热闹的
“治”义
作者:牛敬德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王念孙  三国志  《晏子春秋》  《读书杂志》  银雀山汉墓竹简  《广雅疏证》  《汉语大词典》  睡虎地秦墓竹简  王安石 
描述: “治”,古水名。《文·水部》曰:“治,水。出东莱曲城阳丘山,南入海,从水,台声。”治水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上游即今山西、河北境内的桑干河。下游东流入渤海。 “治”古写作“乿”,义为治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