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46)
学位论文
(14)
图书
(6)
会议论文
(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6)
才乡教育
(7)
地方文献
(7)
按年份分组
2014
(7)
2013
(10)
2011
(9)
2009
(11)
2008
(4)
2006
(9)
2005
(4)
2004
(7)
2000
(7)
1992
(3)
按来源分组
其它
(19)
孔子研究
(4)
江西社会科学
(2)
文史杂志
(2)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
文艺研究
(1)
安徽文学(下半月)
(1)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易解》理学
吴澄
基本框架
研究
吴与弼
典丽圆融
包恢
出版社
功夫论
唯心主义体系
理学
《孟子》
陆九渊
化情归性
天理
唯心主义
仁义
三教一致
理学家
今文经学
哲学体系
程朱
太极
天地万物
陈亮
儒学理想复归
女性形象
人性论
陆子学派
首页
>
根据【检索词:程朱理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156
条
曾巩思想的
理学
特质
作者:
范立舟
徐志刚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思想
理学
特质
本体论
心理论
修养论
历史观
描述:
曾巩思想的
理学
特质
两宋“
理学
诗”辨析
作者:
王培友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
诗派
理学家
周敦颐
诗歌内容
邵雍
道学
创作主体
朱熹
陆九渊
诗歌题材
描述:
从对"
理学
"概念的认识入手,文章对"
理学
诗"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以为"
理学
诗"同"
理学
"一样,它的名称与内涵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由此出发,对"
理学
诗"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对"
理学
诗"的涵义进行了
元代新安
理学
的四个「转向」
作者:
刘成群
来源:
汉学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
新安
理学
朱熹
陆九渊
春秋
描述:
趣偏轉、從生命體驗到「以道自任」的轉向。
宋代儒释调和论及排佛论之演进:王安石之融通儒释及
程朱
学派之
作者:
中国历史学会
来源:
台湾商务印书馆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宋代儒释调和论及排佛论之演进:王安石之融通儒释及
程朱
学派之
宋代儒释调和论及排佛论之演进——王安石之融通儒释及
程朱
学派
作者:
蒋义斌撰
来源: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宋代儒释调和论及排佛论之演进——王安石之融通儒释及
程朱
学派
陆学为体,朱学为用:从「工夫」论吴澄
作者:
吴致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代
吴澄
理学
心学
工夫
工夫论
描述:
入陸的形成過程。第四章,筆者要解釋吳澄思想中「格物窮理」的問題,研究他如何將「格物窮理」的工夫納入陸學的心學體系之中,並且簡單論述與吳澄並列為元代「和會朱陸」兩大代表學者的鄭玉,以凸顯吳澄思想的特色。在此章,我將提出本研究的主要論點,即吳澄以陸學為體,心學為用的思想。這三章結合起來,基本上便能對吳澄的理學思想提出一個全新的解釋,並看出其思想在元代的特殊地位。 前四章,筆者討論吳澄思想的「內在理路」。因此在第五章,筆者把研究的視野從個人拉高至整個江西地區,從「外緣因素」解釋吳澄學形成的歷史地理背景。筆者將論證,事實上陸學在元代江西地區並未如過去學者所認為的那樣衰落,而是潛為一股深厚的暗流,深深影響著當地儒者,包括朱子的傳人在內。最後,筆者也將分析陸學在江西地區能夠歷久不衰的思想背景,點出書院、地域意識、宗教氣氛三項維繫陸學不滅的重要因素。
九百年来社会变迁与王安石历史地位的沉浮(下)
作者:
李华瑞
来源:
河北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
理学
唯物史观
南宋
元明清
20世纪
描述:
,足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事件评价是非得失的参考和借鉴。
九百年来社会变迁与王安石历史地位的沉浮(上)
作者:
李华瑞
来源:
河北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
理学
唯物史观
南宋
元明清
20世纪
描述:
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三是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内与时俱进的社会气候变化,亦即现实政治发展路标的指向。透过对王安石及其变法是非评议九百多年的变迁过程,足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事件评价是非得失的参考和借鉴。
唐宋政治论述中的贞观之政-治国典范的论辩
作者:
方震华
来源:
台大历史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贞观
理学
治国典范
唐宋时期
五代
唐太宗
王安石
描述:
等理學家則再度嘗試重建三代的文化秩序。朱子將貞觀君臣的作為定位為以「求利」為目的,與「堯舜三代」根本不能相合,乃引發了陳亮的批判,形成了二人間的王、霸之辯。 南宋末年,
程朱
之學成為學術上的「正統」,文臣
吴澄太极思想述论
作者:
方旭东
来源:
国学研究辑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太极思想
理学
元代
哲学
阴阳学说
描述:
可以用於太极概念本身,此说实际是对朱熹有关太极动静说法的一种补充,它对後来明代一些
理学
家产生了一定影响。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