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古悬疑 耐人寻味——《周礼》的名称、作者及成书时代解析
-
作者:顾飞 来源:新世纪图书馆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名称 作者 成书年代
-
描述:《周礼》自问世之日起,人们就对其真伪性、作者和成书时代等议论不一,至今尚无定论,几成千古悬疑。论文试从名称、作者及成书年代三个角度对《周礼》进行解析。
-
杭州应是《水浒》孕育与成书的地方——浙江《水浒》研究会第1
-
作者:马成生 来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浒》研究 学术研讨会 “说话” 水浒故事 杭州 水浒英雄 《七修类稿》 浙江 《大宋宣和遗事》 施耐庵的本
-
描述:杭州应是《水浒》孕育与成书的地方——浙江《水浒》研究会第1
-
以心以血成书:读王英琦《背负自己的十字架》
-
作者:郭因 来源:全国新书目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谈起王英琦的《背负自己的十字架》,一位搞文学评论的中年学者微笑着说:王英琦是把自己豁出去了。从某种意义上说,王英琦的确是在以夹叙夹议的方式,亦雅亦俗的行文风格,赤裸裸、血淋淋地剖露自己的许许多多生活的隐私和内心的奥秘,做到了一般人做不到的坦率与直白。
-
历史上最早记载《三字经》的文献:《三字经》成书于南宋中期新说
-
作者:张如安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桂氏《家训》 《三字经》 王应麟
-
描述:现知《三字经》最早的流传地区,慈溪桂氏家族最早将《三字经》列为蒙学教材用以教育子弟。
-
揭暄《璇玑遗述》成书及流传考略
-
作者:孙承晟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揭暄《璇玑遗述》成书及流传考略
-
宋吴沆《环溪诗话》成书考
-
作者:周小山 来源:新世纪图书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沆 《环溪诗话》 成书过程
-
描述:记载宋吴沆论诗之语的《环溪诗话》虽然篇幅很小,却经历了祖孙三代人的努力,历时数十年方始成书。论文参考、核对其书内外的各种信息,试图还原《环溪诗话》的成书过程,进而回答关于《环溪诗话》一书性质的问题。
-
揭暄《璇玑遗述》成书及流传考略
-
作者:孙承晟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揭暄 《璇玑遗述》 《写天新语》 自然哲学 西学中源
-
描述: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需求,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有清一代思潮之变迁.
-
论汤显祖《玉茗堂四梦》之时间意识与其文本设计
-
作者:邓淑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紫钗记 南柯记 时间意识 邯郸记
-
描述:二元對立意識;更利用此二元指稱所形成公眾共同理解的世界,作為「客體對象」得以存在顯現的背景依據。也因此相對於「時間意識」的「意識時間」便有著兩種意義:一是相對自然科學的世界時間,指「無時間計量」的認知判斷,一種「純粹個體存在經驗的想像時間」。這種「無計量時間」的特質有永恆時間的假想,「做夢」最能體現此「假想的永恆時間」,落實到生命當中便是「欲求長生」的表現。第二種「意識時間」的意義則是以存而不論的方式,「暫時」消弭主客體對立分離的界限,此時無法以慣有理性邏輯常態的二元言語,指稱出異己的對象,形塑出自身所存在的世界,而改以「自我意識」為主體,投射欲求所形塑出來的世界時間圖像。本論文所指的「夢」、「夢境時間」是相對於「無時間意識」基礎上的「意識時間」,是虛擬「時間意識」的絕對對比所呈現出來的「無時間意識」,不僅指生理睡眠時潛意識作用所做的夢,更是藉著夢醒後不復存的「虛幻」特質,將依從二元對立相生的虛妄意識所形構出的色相世界類比夢境世界的成形。然而「做夢」是在生命意識的基礎上發生,所以夢終究會醒來,帶著「夢中的意識時間」回到現實二元理性所指稱的時間結構。這
-
让时间再长一些□十七中初二8班李浩
-
作者:暂无 来源:保定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让我说现在的梦想,我会毫不犹豫的说,让时间更长一些吧,让我多了解自己的班级、同学,有时间去结交一个知己。
我爱我的班级,这里是我的另一个家。短短一年半的时间,我的变化和进步堪称空前
-
经得起时间考验 ——王益群的故事·三
-
作者:暂无 来源:台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 洪和胜
现任仙居县科技局局长的陈尧虎,曾经是上张乡的党委书记、王益群的上司。有关王益群的两件事,他的记忆特别深刻。
陈尧虎说,2004年8月,云娜台风肆虐。当时,王益群联系四岙湾村。这是个只有190户、538人的小村,地处一条狭长的山谷地带。由于地势低洼,每当台风、洪水袭来,绝大多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