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汤显祖戏剧理论的形成缘由
作者:郑治国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人格  儒家人格  王学左派影响  王学左派影响  舞台实践  舞台实践 
描述:汤显祖不仅是一个戏曲作家,而且是一个舞台导演,二者兼于一身,使其戏剧理论颇富真知灼见,本文将从其儒家人格、王学左派思想的影响、舞台实战等诸方面探讨其戏剧理论的形成。
有关戏剧创新的思考
作者:吴新斌  来源:剧本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创新  传统文化  戏曲艺术  传统剧目  中国戏曲  传统戏曲  现代转化  汤显祖  继承  思考 
描述:有关戏剧创新的思考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的戏剧异同
作者:曾如刚  来源: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汤显祖  戏剧异同  戏剧异同  跨文化研究  跨文化研究 
描述: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是同辈人,虽相隔天涯海角,但相似之处颇多,差异亦显著,两位都集中反映了当时的中西方社会生活、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审美心理以及戏剧艺术实践等方面的区别。现从戏剧艺术、文化背景及其代表作
论汤显祖戏剧对时间的处理
作者:齐欣荣  来源: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汤显祖戏剧对时间的处理
论汤显祖的戏剧
作者:张敏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王心学  情与理  临川四梦 
描述:展现。
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戏剧结构比较
作者:梁军童  来源: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戏剧结构 
描述: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作为东西方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在戏剧创作上,分别突破了当时传统的创作手法,“三一律”和李渔的减头绪立主脑的束缚,不约而同的采用了双线索或多线索形式,主副线相辅相成,既增强了戏剧的情节
戏剧中的梦幻——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比较研究
作者:陈茂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戏剧  莎士比亚戏剧  戏剧  比较文学  文学史  作家评介  戏剧评论 
描述:之诗豪”。本·琼森认为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时代”。四个世纪以来,他们的戏剧作品一直被人们阅读、上演和评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两位大师都能冲破当时的艺术教条,不落窠臼,走自己的路。汤显祖
论《牡丹亭》中的杜丽娘
作者:赵霞  来源: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戏剧  封建礼教  封建伦理道德  叛逆者形象 
描述: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一部杰出的作品。它通过女主人公杜丽娘为情而死,又因情而生的浪漫主义情节,反抗束缚人的个性、扼杀人的正常感情和欲望的程朱理学,揭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性和残酷性。它表现
艺术灵感
作者:曾照华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灵感  常态思维  灵感思维  文学艺术  混元气  智能气功  参照系  超常思维  超逻辑思维  汤显祖 
描述: 灵感,这是一个十分具有魅力的术语。自它问世以来,几乎所有的文学艺术家和评论家都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聪明,在灵感理论的王国里辛勤耕耘,留下了丰硕的果实。今天走进其中,仍然香气四溢,沁人肺腑。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多种原因,人们至今仍未在理论上达成共识。在党的理论思维成熟的今天,
艺术与感情
作者:暂无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托尔斯泰  作家艺术家  艺术作品  尼采  上海文学  艺术感染力  思想感情  汤显祖  女主人公  创作过程 
描述: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只有当你每一次浸下了笔,象把一块肉留在墨水瓶里的时候,那时你才应该写作。”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所经历的感情愁苦,他的劳神焦思、惨淡经营,局外人是不大能体会的。汤显祖在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