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644)
期刊文章(5478)
会议论文(96)
学位论文(29)
图书(2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991)
地方文献 (210)
地方风物 (22)
宗教集要 (13)
才乡教育 (13)
非遗保护 (11)
红色文化 (10)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5581)
2012(344)
2010(315)
2009(310)
2002(156)
2000(153)
1998(136)
1997(135)
1991(77)
1960(6)
按来源分组
其它(122)
剧影月报(11)
文学遗产(8)
电影评介(6)
南风窗(5)
艺术百家(5)
书城杂志(2)
新课程.教师(1)
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复印报刊资料(电影 电视艺术研究)(1)
理念重建
作者:蒋敦鑫  来源:教师博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批评  高度集中  老师  注意力  理念  王安石  山竹子  风流人物  教育者 
描述:感勃发,联系社会,热情澎湃,课简直成了激动人心的演讲。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被感染了,注意力高度集中。
培养听真话的耳朵
作者:李配银 蒋海荣  来源:金秋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精神贿赂  行贿者  王安石  语言  领导者  管仲  批评  板子  责任  观点 
描述:近年来,有关精神贿赂、语言贿赂的文章屡见报端,综观这些文章的观点,都是把板子打在了行贿者身上,批评他们对领导是如何花言巧语,阿谀奉承,欺上瞒下。这些行贿者固然可恶,但作为精神贿赂的对象,我们的领导
陈继儒戏曲评本考
作者:朱万曙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继儒  戏曲家  西厢记  戏曲研究  批评  刊刻  玉合记  琵琶  汤显祖  图书馆 
描述:陈继儒(1558—1639)是晚明的名士。他少为高才生,与董玄宰、王辰玉齐名。年未三十取儒衣冠焚弃之,与徐生益孙,结隐于小昆山。据《陈眉公全集》所附年谱,陈继儒焚弃儒生衣冠,是他二十九岁那年。这件事情的怪异意味,立即使陈氏名声大振,再加上他为人重然诺,饶智略,精心深衷,妙得老子
知而不改,不如不知
作者:李恩柱  来源:杂文月刊(选刊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朝  朝廷  宋钦宗  蔡京  批评  言路  太学生  城门  李纲 
描述:朝有的,唐朝未必没有,明朝也不一定撇得清。于是,在下放心大胆抄下一句北宋末年的谣谚。民谣云:"城门闭,言路开;城门开,言路
经济学与理学之间--朱熹之理学诠释学原则初探
作者:谢晓东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诠释学  经学诠释  原则  批评  朱子理学  《古文尚书》  朱熹  诠释方法  训诂  陆九渊 
描述:朱子的理论全释学实际上是馆经学诠释与理学诠释为一途。经学全释是基础,理学诠释是核心。朱子的诠释原则受到来自学立场与理学立场两方面的批评
点金成铁(外一篇)
作者:赵丽宏  来源:散文选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蓝印花布  唐人  唐诗  批评  麻纱  欧阳修  名句  中国  春风 
描述: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
《醉翁亭记》中“也”字句的运用
作者:徐定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醉翁亭记  欧阳修  语言特色  运用  语言形式  王安石  全文  节奏感  创造性  辛弃疾 
描述:为什么要采用这样一种独特的句式? 王安石曾在《祭欧阳文忠公》中,对欧阳修的人格和文风作过极高的推崇和评价,并说:“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这番中肯之言,无疑给我们提供了更深入地探求《醉翁亭记》艺术
音乐史学研究与音乐史学批评
作者:汪毓和  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研究  世界 
描述:音乐史学研究与音乐史学批评
论哲学批评——《周礼全集》编后感
作者:王路  来源: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周礼全先生的文集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出版了。最初选编了大约60万字,后来应出版社的要求压缩到45万字,一校清样出来以后,根据编辑的统一要求又压缩了10万字, 形成目前的样子。经过两次删减,许多非常好的学术论文没有能
汤显祖“四梦”及批评的历史影响
作者:何玉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自万历八年(1580)汤显祖的第一部作品《紫箫记》起,到万历二十五年(1597)杰出的古典作品《牡丹亭》传奇问世,再到万历二十八年(1600)、二十九年(1601),《南柯梦》、《邯郸梦》相继创作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