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368)
期刊文章(4533)
会议论文(85)
学位论文(12)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963)
地方文献 (20)
地方风物 (8)
非遗保护 (6)
宗教集要 (3)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3(210)
2012(269)
2008(252)
2006(198)
2004(181)
2002(138)
1996(108)
1994(90)
1990(75)
1984(63)
按来源分组
其它(86)
剧影月报(6)
电子与封装(3)
中华英才(2)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1)
民族文学研究(1)
学苑教育(1)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1)
现代地质(1)
论良渚文化玉璧的功能
作者:夏寒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良渚文化  玉璧  良渚玉器  《周礼》  考古研究所  玉琮  墓葬  文物考古工作  香港中文大学  王明达 
描述:论良渚文化玉璧的功能
煤质分析数据实现计算机管理陈道钦
作者:陈道钦  来源:计算机世界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实施对港口的生产管理,先后完成了“煤港 控制自动化及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系统”、“港
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北大方正资助
作者:王相东  来源:计算机世界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 、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计算机课题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 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
Verity系统:设计纠错和验证解决系统
作者:暂无 来源:世界电子元器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利登系统公司  Verity系统  设计纠错环境  物理设计  验证功能  系统结构 
描述:Verity系统:设计纠错和验证解决系统
显示宏观调控积极成果 预示通胀预期可能改变PMI下行难撼
作者:黄鹤 穆静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市民在江西九江市一家超市选购蔬菜。 胡国林摄(新华社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0%,环比回落0.9个百分点,创9个月来新低
刘芳菲作证:王益用贿款帮还贷 证言显示两人曾确立恋爱关系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晨报讯(记者 魏柏兴)原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益涉嫌受贿罪而在市一中院受审,行贿人李涛通过录像作证提到央视主持人刘芳菲。昨天,记者获悉,涉案的主持人刘芳菲实际上是王益案的证人。昨天晚上,有知情人告诉记者,李涛所提的主持人刘芳菲是王益案的证人,公诉人在王益案庭审过程中,当庭出示了刘芳菲的证言,以证明王益
刘芳菲提供证词显示,两人曾谈婚论嫁,因王益家人反对,案发前
作者:暂无 来源:彭城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刘芳菲手拖行李走出机场 王益“贿赂门”事件追踪 本报综合消息 3月30日下午3点半左右,原国开行副行长王益受贿案庭审告一段落。 曾向王益行贿的李涛,其证言牵涉出两名知名女性,其中之一便是央视女主持刘芳菲。 ■亲自作证 证言表明两人曾恋爱 经核实,记者了解到,央视女主持刘芳菲作
我国乡土文学理论述评
作者:沈涌  来源:韶关大学韶关师专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土文学观  乡土文学创作  刘绍棠  文学理论  文学作品  创作实践  鲁迅  三十年代  八十年代  社会生活 
描述:以说古已有之,但乡土文学这一概念的提出,却应该说是“五四”以后的事。在这个
艾特玛托夫与刘绍棠创作比较论
作者:李仕中  来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艾特玛托夫  吉尔吉斯  地方色彩  传统美德  民族精神  作家  白轮船  八十年代  道德探索  神话传说 
描述: 苏联吉尔吉斯民族作家艾特玛托夫,出生于一九二八年,我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出生于一九三六年.艾特玛托夫比刘绍棠只年长八岁,他们基本上是同龄人.艾特玛托夫十岁时,父亲蒙受不白之冤,被清洗镇压,母亲带着一家人回到舍克尔村,是乡亲们伸出友爱
女性境遇的吟述及其美感特征——近期两岸女性散文比较
作者:蔡江珍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散文  女性境遇  美感特征  女性文学传统  张晓风  经世致用  男权文化  八十年代  五·四  王英琦 
描述:在中国,要从历史上寻找到女性文学传统几无可能。几千年的男权文化社会,导引着文学“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大序》)的经世致用效益,传达着作为权力中心的男性声音。直到“五·四”,现代文明的冲击、西方文化的输入,才撞击出女性尚不成熟、不坚定的争取独立的“绝叫”,而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