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0)
报纸(61)
会议论文(4)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66)
地方文献 (8)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4(37)
2012(12)
2008(10)
2003(3)
2002(6)
2001(1)
1999(5)
1996(4)
1982(2)
1978(1)
按来源分组
舟山日报(1)
中国临床医生(1)
现代材料动态(1)
地质科学(1)
南国早报(1)
上海戏剧(1)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1)
新医学杂志(1)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1)
新医学(1)
胸腔内置管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40例护理体会
作者:李颖  来源: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胸膜腔闭式引流  胸腔积液护理  胸腔内置管  引流治疗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  复张性肺水肿  结核性胸腔积液  癌性胸腔积液 
描述:的损伤,亦无出血、感染、气胸、复张性肺水肿、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结论术前做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的观察、穿刺点的保护,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防止感染,是保证置管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因护理不当致张力性气胸一例
作者:张贺山  来源:临床误诊误治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管  张力性气胸  皮下气肿  自发性气胸  复张性肺水肿  呼吸困难  医护人员  X线胸透  哈尔滨市  锁骨中线 
描述:胸腔闭式引流因护理不当致张力性气胸一例
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复张性肺水肿3例
作者:李传文  来源:临床医学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张性肺水肿  胸腔闭式引流  引流术后  气胸  术后并发症  病死率 
描述:。入院后予吸氧、抗炎、平喘等,并完善有关检查。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闭式引流术见引流瓶内气体逸出,手术顺利,引流瓶内可见水柱波动。患者自觉胸闷明显减轻,1 h后患者突感胸闷、气喘加重,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胸腔闭式引流后复张性肺水肿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董玉琦 王新连 徐卫峰  来源:当代医学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张性肺水肿  复张性肺水肿  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  呼吸功能  呼吸功能 
描述:肺萎陷之后,在肺迅速复张时或复张后所发生的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其病情来势凶猛进展迅速。治疗重点在于稳定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改善呼吸功能,在治疗疗程较长的肺萎陷时,应逐步减压使肺缓慢复张,临床上应以预防为主,有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复张性肺水肿6例
作者:宋德泉 刘霞 李春生  来源:滨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  复张性肺水肿  复张性肺水肿 
描述: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自发性气胸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72例,其中发生复张性肺水肿6例,现报告如下。
一例胸腔积液引流术后并发复张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
作者:郝丽丽  来源:天津护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胸腔积液  引流术  复张性肺水肿  护理 
描述:年11月收治1例胸腔积液患者在引流术后5 h发生复张性肺水肿经积极救治和护理后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复张性肺水肿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孟宪鹏 刘战国 孙毅 孙洪军  来源:黑龙江医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张性肺水肿  胸腔闭式引流术  诊断  治疗 
描述:目的:探讨复张性肺水肿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例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复张性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方法。结果:全组治愈,无死亡。结论:复张性肺水肿是一种罕见的特定条件下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治疗胸腔积液32例临床观察
作者:韦春燕  来源:临床肺科杂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结核性胸腔积液  导管留置  引流治疗  中心静脉导管  穿刺针  并发症  胸腔感染  效果良好  复张性肺水肿  穿刺点 
描述: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应逐步加息终结利率”(图)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
作者:许佳  来源:城市快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应该结束目前这种利率状态,我赞成逐步加息。”3月19日,在“2011年中国基金投资者服务巡讲大型公益活动暨纪念中国开放式基金10周年特别活动”天津专场间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
加息仍是解决利率有效方式 陈道富称目前仍存一定调息空间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加息仍然是解决利率状况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针对当前利率的情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陈道富近日在“2011年中国基金投资者服务巡讲大型公益活动”上表示。 陈道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