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苏轼——纪念苏轼逝世八百五十年
作者:杨刚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五十年  王安石  宋太祖  北宋  论语  藩镇  苏轼  司马光  儒家  四川 
描述:灭国之祸,生伯武将权力大了会枪他的天下,于是崇文抑武。从赵普一句什么“以半部《论语》致太平”开始,宋
乌台案研究
作者:江惜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乌台    苏东坡  苏轼  王安石变法  宋朝  黄州诗词 
描述:之主因有三,即它規讜論,指陳時弊;襟懷磊落,個性耿介;以及以才致禍禍,見忌於世。第四章就烏臺詩案論列之詩篇,予以探析,而時值東坡熙寧還朝,歷知杭、密、徐三州,因分四節,針對詩篇背景、思想、形式探討之。第五章烏臺詩案之影響,乃東坡人生觀由淭進轉入恬淡,詩文內容由時事轉為田園,詩文形式則各體兼備,技巧高超,漸趨圓融華妙,仕宦升沈乃有元祐黨爭,因言此期詩文足為早期詩文及黃州詩詞之分界。
苏轼“无为”的书法美学观
作者:马云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为”  苏轼  美学观  书法  翰林学士  王安石  州刺史 
描述:使,后任翰林学士兼侍读,复迁礼部尚书兼端明殿学士。
湖州与苏轼的思想演变
作者:王树芳  来源: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拭  湖州  熙宁  思想演变  苏轼  年谱  吴兴  运盐  王安石  苏东坡 
描述:莘老七绝》等及《墨妙亭记》中均有所反映.据王宗稷《东坡先生年谱》(以下简称《年谱》)记载,在赴湖后,“是岁又作送杜子方,及腊月游孤山访惠思二僧有”.从行文来看,似乎苏轼于“腊月”即返杭.但在
浅谈苏轼的“骂”与“谑”
作者:王路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骂”  王安石  雅谑  寓言  熙宁变法  东坡文  苏轼  居易  司马光 
描述:的艺术特色之一。
苏轼文化人格的独立性
作者:张惠民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人格  中国士大夫  苏轼  独立性  依附性  独立精神  社会角色  王安石  人生态度  自我确认 
描述:最少是富裕农民)的家庭经济基础,又使他们具有常常可以超脱于政治之外而独善其身的
苏轼贬官黄州的原因
作者:廖汉奎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念奴娇·赤壁怀古》  黄州  语文课本  后花园  东坡  菊花  警世通言  冯梦龙 
描述:现用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中有一首宋词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书中注释①只提到了“这首词是苏轼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游赤壁所作。”苏轼何因被贬官呢?课文中找不到答案。
苏轼:主张革新的政治家
作者:赖正和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主张  苏轼  变法与反变法  政治斗争  王安石  司马光  政治观点  平生功业  宦海沉浮  政治态度 
描述:实际地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略谈苏轼的创作观
作者:许龙九  来源: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观  苏轼  创作实践  王安石  古文运动  作品  北宋中叶  阶级矛盾  陶渊明  儒家 
描述:完善所起的作用,并对他的创作略陈一二管见。
浅说苏轼悲剧的个人因素
作者:卢定虎  来源:杭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个人因素  王安石  浅说  中国文学史  封建社会  儒家思想  虚无主义  司马光  旧党 
描述:苏轼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那末造成这个悲别的原因是什么,本文从作家的个人因素分析入手,批驳了错误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