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壁《王荆公诗注》与“以史证诗”
-
作者:何泽棠 来源:长江学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壁 王安石诗 诗歌注释 以史证诗
-
描述:节,解释了用"赋"、用"比兴"、用典等各类诗句的意义。李壁还考证了部分诗歌的创作时间,并由此推证了诗意。
-
冯咏《江西诗派论》及其对江西诗派内涵的解读
-
作者:邱美琼 王晶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咏 《江西诗派论》 诗学传承 政治与学术 地域
-
描述:视到中国古代诗学风尚嬗变的轨迹。
-
《春官》“六诗”之“兴”与《诗经》之“兴”诗
-
作者:孙定辉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六诗" 祭祖之兴 诗经 兴诗
-
描述:可以推定:配合大宗伯参与“大祭祀”的大师所教“六诗”之“兴”诗,是专用于祭祖的诗歌.孔子所言“诗可以兴”应译为“诗可以祭祖”.朱熹所言《诗经》“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兴象诗,并非《周礼》“六诗”之“兴诗
-
“临川四梦”引《诗》所见汤显祖“《诗》教”观
-
作者:戴健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牡丹亭》 《诗经》 《诗》教
-
描述:上强调性别差异:肯定女子的诚挚、知行合一,批判男性的虚伪、心口不一,从而提出思想变革的要求。汤显祖的“《诗》教”思想并非凭空而生,而是与明代中后期“新人文思潮”崛起、论《诗》风气转变等有较大关联,亦
-
浪子不回头
-
作者:崔美 来源:牡丹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 季节 传说 色彩 形象 落叶 白云 熟悉 过去 卓尔不群
-
描述:你那熟悉的身影,你那清癯的脸庞,如古老传说中的黄鹤不论涂上什么色彩都浮现在我的眼前。多少年来的风霜,磨不去你刻在我心头的形象。在一个落叶飘飞的季节里,你走了,似那黄鹤一去不复返,只留下白云千载空惆怅
-
悼念谢醒伯
-
作者:王兆椿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粤剧 南宁市 广西省 艺术研究 清末 自然规律 剧团 黄鹤 艺术资料 地方戏曲
-
描述:,勤奋挖掘。遗憾的是。这项他甘我愿的艰巨工程尚未最终完成,今年元月30日他便溘然长逝了。噩耗传来,我不禁顿足浩叹:为什么老天爷不多赋予他几年的寿命哟!虽然他已享年8S岁。我仍有“人生苦短”之感慨。唉!这是不可违转的自然规律,能奈之何!他的故去,不仅是粤剧界的一大损失,也使我失
-
舞星
-
作者:蒋杏 来源:长江文艺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双沟 城市 剧团 舞蹈 建筑设计 天保 歌舞 音乐 流传 黄鹤
-
描述:起初我并不知道。小冰进剧团时才十三岁,那会儿我正在一家工厂做工人,当我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爬进剧团当编剧后,小冰已成为一个这样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成为大姑娘的小冰仍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因为剧团里姑娘很多,且都天姿国色。小冰走进我视线是全市歌舞大赛,阴差阳错我
-
白发童生
-
作者:齐耀光 来源:中老年保健杂志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童生 白发 老年大学 武钢 工人报 黄鹤 问号 学堂 设备故障 独青
-
描述:那心境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要快活。
-
烛光里的爱情
-
作者:廖方明 来源:家庭育儿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烛光 电子工程师 丈夫 生活 橘黄色 长沙发 保险 向家 黄鹤 蜡烛
-
描述:是电子工程师,业
-
马增祥诗词
-
作者:马增祥 来源:五台山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望江南 山海关 梨花 诗词 花树 续范亭 春风 采桑 梅花 黄鹤
-
描述:马增祥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