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266)
报纸(787)
学位论文(168)
图书(146)
会议论文(3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325)
地方文献 (58)
非遗保护 (6)
红色文化 (5)
宗教集要 (4)
文化溯源 (3)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3(441)
2011(524)
2010(514)
2007(386)
2004(215)
2001(219)
1994(209)
1986(160)
1979(36)
1962(13)
按来源分组
同舟共进(12)
新闻战线(7)
中学生(6)
中国花卉盆景(5)
河南社会科学(3)
中华书局(2)
成长(1)
中国医疗保险(1)
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1)
新会计(1)
危素文章"太音元酒"论
作者:李超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危素  危素  文学观念  文学观念  文章创作  文章创作  太音元酒  太音元酒 
描述:世风,但最终无力挽救元王朝衰亡命运,他的文章可以称作盛世余音.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陈玉谦  来源:民族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创作  人生  刘绍棠  长篇小说  齐齐哈尔市  作家  嫩江  红卫兵  五十周年  生命 
描述:人,一生下来就开始了生命的远航。人生,永远要漂泊,永远在旅途。所谓"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是也。我一次次地被命运捉弄着,命运一次次
文章世所希:晏殊之赋研究
作者:唐红卫  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晏殊   
描述:北宋前期政坛、文坛领袖之一的晏殊常常仅被当作一个"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词人;其实晏殊残留下来的几篇赋体文章在铺陈、骈俪方面的艺术形式十分精美,颇具悠游富贵气象,鲜明具体的表现了北宋前期文坛学习李商隐
和他的《王荆文公诗笺注》
作者:赵晓兰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史学家  文献资料  李焘  王安石变法  古诗  三苏  文学  开禧北伐  史弥远  王安石 
描述:这些资料有些已经亡佚。这样的古诗
《王荆公诗注》的诗学批评
作者:何泽棠  来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歌注释  诗学批评  创作方法 
描述:效果进行点评,从而揭示了王安石诗的主要艺术特征。
《王荆公诗注》与“以史证诗”
作者:何泽棠  来源:长江学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歌注释  以史证诗 
描述:节,解释了用"赋"、用"比兴"、用典等各类诗句的意义。李还考证了部分诗歌的创作时间,并由此推证了诗意。
王安石的理财思想
作者:李东升  来源:财会信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王安石  财政思想  国家财政  理财思想  北宋王朝  范仲淹  统治者  财政收入  财政问题  社会生产 
描述:石是北宋时期继范仲淹之后的又一位改革家,他的变法史称“熙宁新法”。王安石变法从理财入手,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选人用人等,但重点是如何管理好国家财政,因为财政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石
毁誉千年王安石
作者:王中宇  来源:科学时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王安石  官僚地主  士大夫  生产资料  中央集权  吕惠卿  青苗法  参知政事  阶级  中央政府 
描述:神宗赵顼是北宋第6个皇帝,年号“熙宁”——兴隆而安定。熙宁初(估计在公元1067~1068年间),时任江宁(今南京)知府写下了这绝唱千古的《金陵怀古》。 $$在这位南京市长眼前,正是一幅盛世景象:“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然而“繁华竞逐”勾起的却是另一种心绪:“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王安石新政与北宋衰亡
作者:王松奇  来源:中国财经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王安石  新政  北宋  青苗法  外族入侵  市易法  均输法  方田均税法  国家干预主义  意识形态色彩 
描述:将 历史拉向倒退。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 多年历史中,这样的“英雄”出现了 很多很多。王安石就是其中一个。$$
王安石的“新政”和“新学”(上)
作者:邢贲思  来源:学习时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王安石  新学  《老子注》  方田均税法  朴素唯物主义  哲学本体论  《楞严经》  唯物主义观点  《字说》  大地主 
描述: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哲学家。对于他的“新政”以及为之服务的“新学”,在当时以迄后世,都有不同评价。$$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生于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