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生斗智
-
作者:暂无 来源:可乐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毛 老师 诸葛亮 历史课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课堂气氛 孙中山 唐太宗
-
描述:下午第一节是历史课,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兴致勃勃。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同学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老师十分生气,把三毛叫起来。
-
纪念馆展示设计中的传统美学:以遂昌汤显祖纪念馆为例
-
作者:蓝法勤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建筑 古建筑 融合 融合 情与梦 情与梦 随类赋彩 随类赋彩 赋活 赋活
-
描述:在古建筑内设计现代展示,充分利用古建筑原有的空间布局,融合进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精髓,实现陈列展示设计的艺术性与时代特征,使参观者在美的意境中接受展示信息,既保护了古建筑又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文章
-
论《黄鹤楼》诗与我之雕塑‘黄鹤归来兮’之关系
-
作者:刘贵全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词 雕塑 探寻 视觉转换 融合
-
描述:词绘成300幅画作出版,帮助人们用另一种形式读解诗词。雕塑作为视觉语言,也同样可以用直观的视觉形象来体现诗的意境。总之,作为传统文化的诗词与当代雕塑相互关照,共同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所起的文化发展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诗做切入点,从时代背景和推动文化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人文精神在当下的失落与回归,对传统文化资源作纵向寻觅,求取返本开新。探寻和发掘传统文化资源中包含的“现代性”,进行现代视觉转换,引起当代人内心深处的共鸣。诗与雕塑的交融,产生了新的审美意境,赋予观者更多的艺术想象力和视觉感受。传统文化对雕塑产生影响和渗透是必然的,同时是应该格外被重视和利用的。我借用寓意深刻、文化特征鲜明的古诗词为作品命名,想进一步体现文化脉络的延伸性,营造一种饱含诗情与画意和耐人寻味的审美意境。
-
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柱石——论邓小平理论对中华文化的承传
-
作者:宁新昌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是 本是 应是 实践 性理 理性
-
描述:重视“性理”,而忽视理性的缺陷
-
泛读教学应是高中外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兼评《全日制六年
-
作者:梁仪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培养阅读能力 中学外语教学 泛读教学 外语课堂教学 主要内容 课外阅读 学生阅读 中学生 新大纲 阅读过程
-
描述:技术成就为我所用。中学外语教学的改革应遵循上述思想,为达到上述目标服务。
-
播读教学应是高中外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兼评《全日制六年制
-
作者:梁仪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播读教学应是高中外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兼评《全日制六年制
-
金玉良言 公众才应是三网融合的最大赢家 作者:樊艳兵
-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法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金玉良言 公众才应是三网融合的最大赢家 作者:樊艳兵
-
证据制度应是理性与主观的融合:有感于裴苍龄先生《新证据法学
-
作者:刘建华 来源:证据学论坛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证据制度 证明标准 实质真实 证据法学 客观真实 案件事实 证据类别 实质证据观 论纲 理性
-
描述:是基于这种信念,裴苍龄先生凝聚十八年的心血,才
-
藏书于校,施惠师生
-
作者: 来源:中山大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老教授们一生省吃俭用,爱书如命,每本书都布满他们的指纹、充满心血、深藏故事……“魂兮归来”———藏书在后人的使用中将延续先贤们一生珍视的学术使命———这正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采写/本报记者 张莎莎 彭建楠
记得9月开学,好奇地逛图书馆,在四楼的名人藏书纪念室被深深触动,这里收藏着陈寅恪、商衍鎏
-
讨论式课堂教学实践
-
作者:彭永军 来源:雅安职业技术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教学实践 引导学生 解决问题 我国古代 师生关系 讨论法 陆九渊 学生差异 教师 百家争鸣
-
描述:我国古代教育家陆九渊指出"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疑问是促使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在今天开放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应该平等,教学民主,教师尊重学生差异,崇尚个性;而学生应该言论自由,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