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伤仲》背后的故事
作者:何祥星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仲  故事  语文课本  家长教育  王安石  名篇  初中  老师 
描述:王安石的《伤仲》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名篇。其故事也成为老师、家长教育孩子的经典事例。可是如果我们能不被王安石滴水不漏的叙述与论证所震慑的话,那么我们便会发现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
方仲的天才生涯
作者:陈雄  来源:男生女生(金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才  启蒙教育  农民家庭  搬运工  新华书店  最底层  传闻  千字文  免费  王安石 
描述:从最底层做起,到一个工地做搬运工,每天在烈日下劳作,可以赚20文钱,虽然收入不高也很辛苦,但他已很满足了,因为这比种地强多了。他妈就在租来的房子里对他进行启蒙教育,告诉他哪是葡萄哪是唐老鸭,告诉他1+
《伤仲》教学设计
作者:李明霞 张文侠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材分析  宋代文学  学生活动  课文  教育课程  初中语文  议论文  教学设计  人教版 
描述:教材分析:本课是初中语文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这个单元安排的就是以成长为主题的课文。本文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篇议论文。讲述了方仲由一个"神童"变化成一个普通人的经历
之哀与木兰之幸
作者:王子义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木兰  王安石变法  北宋  神童  政治革新  文学家  环境  结局  思想境界  将军 
描述:作为北宋一代名相王安石,不仅是政治革新的旗手、思想深邃的大家,更是耳熟能详的文学家。因还家路过仲家乡,在舅父家听说"世隶耕"的仲家有5岁神童仲之趣事,便记挂胸间,并
通过“不可思议”走近方仲
作者:汪俊华  来源:新课程(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模式  中学语文教学  文言文  课堂教学  二十年  重要性  王安石  教学经验  学生自主学习  教育 
描述:文借事说理,以方仲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两部分:叙事部分写方仲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议论部分则表明作者的看
军旅书法家绪纯献墨宝
作者:暂无 来源:海口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3月26日讯(记者彭桐实习生王曼)今天上午,中国著名军旅书法家绪纯海南笔友会在位于我市的海南省铺前老街珍藏会馆开笔,吸引了来自我省部队、商界、学界的众多书法爱好者现场观摩并索求墨宝留念。 年
“泰山五老” 之绪忠
作者:暂无 来源:寿光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记者近日在侯镇采访时拜访了回家探亲的书法前辈、有“泰山五老”之誉的绪忠。老已经77岁,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他看上去精神矍铄,气质超然。 面对家乡记者采访,这个老人陷入到了深深的回忆
绪忠来信向家乡致谢报喜
作者:暂无 来源:寿光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编者按 12月10日,第35期寿光骄子、“泰山五老”、当代著名书法家、中国艺术鉴定委员会艺术家学部委员、理事绪忠给本报来了一封感人至深的信件。以下是来信全文:寿光日报: 首先感谢家乡父老和报纸
“百草根”两岁了 裕乾
作者:暂无 来源:常州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1月19日,在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内,红红火火的“百草根”商贸集市2周年庆隆重举行,共有68支学生团队参加了周年庆活动。此次周年庆,他们在校园中创新开展了商业活动——秒杀、竞拍等活动来调动市场人气和市场的购买力,直接或间接地鼓励百草根创业团队经营的自信心。 2008年11月19日,
文标:银行行长应是职业经理人
作者:陈黛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行长  风险控制  《巴塞尔协议》  经营理念  资本市场  市场化道路  美元外汇  金融 
描述:文标:银行行长应是职业经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