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164)
报纸(1238)
图书(88)
学位论文(57)
会议论文(2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138)
地方文献 (1185)
地方风物 (79)
红色文化 (60)
非遗保护 (53)
宗教集要 (32)
才乡教育 (22)
文化溯源 (5)
按年份分组
2014(461)
2013(219)
2012(319)
2010(305)
2009(266)
2006(126)
2005(90)
2000(49)
1986(37)
1961(6)
按来源分组
其它(168)
上海戏剧(78)
天天新报(15)
戏文(13)
新闻晚报(9)
扬子晚报(7)
戏剧艺术(6)
新华日报(2)
中学生(1)
改革与开放(1)
遂昌县民间昆曲活动与汤显祖
作者:罗兆荣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汤显祖  昆曲  遂昌县  昆班  昆腔  乐器组合  传统剧目  人员组合  昆山腔  城隍庙 
描述:遂昌县民间昆曲活动的情况,目前尚未找到史籍的有关记载。根据几位老先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写的文章及民间老艺人的回忆,遂昌民间昆曲活动有两个方面:一是外地昆班来遂昌演出;二是遂昌人学习演唱昆曲。遂昌人演
悠远昆曲扬绿谷
作者:刘智宁 毛倩倩  来源:浙江画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遂昌县  十番  汤显祖  昆曲  演奏风格  器乐演奏  民间艺术  曲牌  坑口  新中国 
描述:求解:曲从天上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走进遂昌县石练镇石坑口村的村头,你会听到一阵阵忽高忽低的歌声,并伴随着器乐演奏的声音,其高亢清丽的曲调,和着略带嘶哑的嗓音。这种古朴、原始的音质沁入心脾,使
昆曲青春化与商品化的困境
作者:郑培凯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商品化  牡丹亭  表演艺术  文化传承  汤显祖  文化艺术  演出  传统艺术  意识形态 
描述:苏州曲家出来改编,以配合苏州一带流行的腔调。当时在文坛惹起了一场风波,使得原作者汤显祖大为不满,批评改编者不懂他的意趣神色,为了符合苏州流行的昆腔,云便吴歌,破坏了原剧的精神。
昆曲语境中的同性恋现象
作者:陈益  来源:寻根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同性恋  昆曲  李渔  汤显祖  传奇  男权社会  家班  牡丹亭  张凤翼  男旦 
描述:昆剧团联合推出昆曲《怜香
百戏之祖(一):从昆山起源的昆曲
作者:陈益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方文化  昆曲  昆山腔  魏良辅  汤显祖  百戏  昆剧  演出  苏州  牡丹亭 
描述:的中国文化史中,“百戏”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的。最早提到百戏的,是《后汉书·安帝传》:“乙酉,罢鱼龙曼延百戏。”这里的百戏,指的是“各种各样的”、“百戏”来自民间,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杂技表演,又称“散乐
第一保健联手孟昭文 举办返校日赠学习用具活动 侨报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第一保健联手孟昭文 举办返校日赠学习用具活动 侨报
与文字博弈是快乐——青年作家李浩
作者:暂无 来源:石家庄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2011年,青年作家李浩捷报频传,短篇小说《爷爷的“债务”》获2011年度人民文学奖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如归旅店》获第九届十月文学奖,并在由人民文学杂志社和盛大文学举办的“未来
他站在黄鹤楼上-人民日报青年记者王楚
作者:冯村  来源:青年记者(北京)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他站在黄鹤楼上-人民日报青年记者王楚
面对着壮阔的人生——沪剧青年演员孙徐春
作者:陈圣来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沪剧  演员  观众  第四堵墙  黄梅戏  镜头  严凤英  剧团  艺术素质  人生痛苦 
描述:为赋新词强说愁”,在他俊美而略带稚气的脸庞掩盖下,痛苦常暗暗啃噬他的心灵。这痛苦的焦点就在于,他向生活冲刺的标杆竖得太高,以致常常不能逾越。成功和追
艺术的动力-青年评弹员刘韵若
作者:高文海  来源:文汇报 年份:196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艺术的动力-青年评弹员刘韵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