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小山》鉴赏举隅
作者:蔡厚示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  词人  几道  举隅  桃花扇  整体观念  “梦”  杨慎《品》  《花庵词选》  《复堂词话》 
描述:《小山》鉴赏举隅
秦观对婉约创作的贡献
作者:马文彦  来源: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婉约  人之词  王国维  欧阳修  李清照  花间词人    秦观  《介存斋论杂著》  几道 
描述:秦观对婉约创作的贡献
赵长卿初探
作者:倪洁  来源:文史博览(理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长卿  《惜香乐府》  审美意象  世俗心态 
描述:词人赵长卿工于作词,作品颇丰且独具特色,但历代却少有评述,本文依据《四库全书.集部》对词人及其集的收录,论述人在南宋的创作背景下,其作借以丰富而独特的审美意象,反映出的词人随缘淡泊的性格
“红杏尚书”和他的杏花
作者:饮冰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祁  几道  陈与义  河南  语言  翰林学士承旨  陆游  《新唐书》  欧阳修  艺术欣赏 
描述: 中国古代文人对杏花似乎有一种特殊感情,如孔子讲学的地方,被誉为“杏坛”;用来称颂医家,叫“杏林春满”、“誉满杏林”;出好酒的地方则叫“杏花村”。晚唐诗
云居寺景物对纳
作者:崔大年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辛弃疾  贺铸  云居山  石经  几道  景物  吴文英  梨花  苏轼  秦观 
描述:北方巨刹云居寺,建于隋唐,辽代初具规模,已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隋代静琬法师创刻石经,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代,绵延一千余年。刻经一万四千余石,藏于山上山下。并藏纸本经二万余卷,藏木版
天地心:北宋词
作者:鲍鹏山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词  几道    欧阳修  秦观  唐人  宋诗  宋人  理想色彩   
描述:鲁迅先生曾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确实,如果我们不是从学术方面为宋诗找自身的特色与成就,就凭一读而产生的印象,宋诗真的已失去唐诗那种感动人心的力量。宋人较之唐人,最大的区别是激情和理想色彩消退,慷
清壮顿挫小山
作者:锺陵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道  小山  清壮顿挫 
描述:摇人心”的艺术特色。
虞道园论略
作者:李舜臣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隐逸 
描述:在元代,虞集并不是专力填词的词人,今存作仅有三十一首。但这些,却翰兼美,情韵丰润,反映了这位馆阁文臣的真实心态和审美情趣。特别是《风入松.寄柯敬仲》一词,流传甚广,为世人所激赏,使他在向不被人
《小山》“梦”意象解析
作者:王震宇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  梦意象  几道  中国古典文学  具象表现  意象营造    思想感情  出现频率  水乳交融 
描述:在诗歌中,意象是诗人感觉或情思的具象表现,是诗人的意识与外界物象水乳交融般的结合。在这里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象是指客观的外界物象,这两者水乳般的交融就是意象。意象营造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在诗词中屡见不鲜,并常常包涵着丰富的
试论苏轼的时空意境
作者:庄艳梅  来源:教学与管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时空意境  苏轼  风流人物  时空距离  空间  王安石  翰林学士    人生  宋仁宗 
描述:一、苏轼其人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