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叙述的类型与展开方式
-
作者:彭建明 来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展开方式 正叙 杜甫 李邕 雷峰塔 李绂 事态 刘禹锡 叙事 曹操
-
描述:叙述是指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概况的记载、述说。这种表达方式在文章中运用最广泛,下面我们研究一下它的类型和展开方式。
-
谈谈论说文的借题发挥
-
作者:纪恩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雷峰塔 鲁迅 《游褒禅山记》 “物” 王安石 和尚 “志” 议论说理 钵盂 记游
-
描述:文的这种借题发挥,它在写法上有些什么特点呢?下面,让我们以《游褒禅山记》和《论雷峰塔的倒掉》为例,来作一些探讨。
-
汤显祖遂昌诗文叙论
-
作者:王德兵 来源: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遂昌 遂昌 诗文 诗文 价值 价值 Tang Tang Xianzu Xianzu Suichang Suichang poems poems and and essays
-
描述:.研究这些诗文对于全面了解汤显祖及其在诗文创作中的地位,乃至对于他此后的戏曲创作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价值.
-
我们该如何纪念汤显祖?:汤显祖诞辰450周年与徐朔方教授对话
-
作者:邹元江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徐朔方 八股文 汤显祖全集 忧郁情结 吴震生 如意君传 汤显祖戏曲 “四梦”
-
描述:今年是汤显祖诞生450周年。前不久,笔者专程拜访了汤显祖研究专家徐朔方教授,并就如何纪念汤显祖问题与徐教授作了一次长谈。谈话涉及汤氏剧作《牡丹亭》之演出,汤氏文集之出版,汤学研究新人之培养,《牡丹亭
-
蒙山之行东营市胜利河口第一小学李浩哲
-
作者:暂无 来源:黄河口晚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今天早上6点30分我们从住处起床,洗漱时我感觉到水刺骨的凉,洗漱完后我们集体去吃饭,大约40分钟后,听带队老师说:“大家收好东西,我们中午不回住所了。”“太好了!”我暗自想着,“终于不用住农家小院了,是要换大酒店吧。”
我们的“部队”出发了,不知道去哪?过了一会儿,听老师说我们要到蒙山去漂流!
-
汤显祖逝世39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召开
-
作者:胡新平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汤显祖 品行 东华理工学院 周年纪念 临川文化 戏曲艺术 中国戏曲 副厅长 学院院长 经济社会发展
-
描述:本报讯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9月21日上午,汤显祖逝世39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召开。副省长孙刚出席大会并讲话,代表省政府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市委书记钟利贵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纪念大会由市委副书记
-
遂昌县民间昆曲活动与汤显祖
-
作者:罗兆荣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汤显祖 昆曲 遂昌县 昆班 昆腔 乐器组合 传统剧目 人员组合 昆山腔 城隍庙
-
描述:遂昌县民间昆曲活动的情况,目前尚未找到史籍的有关记载。根据几位老先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写的文章及民间老艺人的回忆,遂昌民间昆曲活动有两个方面:一是外地昆班来遂昌演出;二是遂昌人学习演唱昆曲。遂昌人演(奏)唱昆曲有十番、锣鼓调、坐唱班、昆腔班等四种形式。$$十番:由小鼓、檀板、梅管、三弦、双清、笛
-
汤显祖文化就是最响亮的品牌
-
作者:宋挺叶名颉郑水松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遂昌县 历史文化资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民族民间艺术 文化名人 昆曲 保护与开发 万历年间
-
描述:一部最古老的《牡丹亭》书价值多少,是可以评估的,但作为昆剧代表剧目的《牡丹亭》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地位和影响,谁又能评估得出来呢?我市的遂昌是《牡丹亭》诞生地,与《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更为“亲密
-
遂昌有个汤显祖文化传承学校
-
作者:孙清霞 金伟明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汤显祖 文化传承 实验小学 遂昌县 牡丹亭 弘扬民族文化 小学校长 纪念馆 校本课程 昆曲
-
描述:日前,“汤显祖文化传承学校”授牌仪式在遂昌县实验小学隆重举行,这是遂昌县委、县政府具体实施汤显祖文化发展战略的又一项重要举措。遂昌县副县长徐炳东到会致词,县教育局、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县文联、县
-
汤显祖《牡丹亭》写作时间说
-
作者:罗兆荣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徐朔方 遂昌 万历 写作时间 戊戌 大学教授 临川 知县
-
描述:对《牡丹亭》的写作时间和地点,学界有几种说法,不尽一致。今择其主要几家之说,略作介绍。$$浙江大学教授徐朔方作《汤显祖年谱》,依据明末刻朱墨印本《牡丹亭》,汤显祖自题的《牡丹亭·题词》署“万历戊戌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