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陈白沙道论的实质及其特点
作者:韩星  来源: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白沙  “理”  道论  “心”  中国古代哲学家  陆九渊  庄子  孟子  哲学思想  本体论意义 
描述:本文通过探寻陈白沙道论的渊源、内涵及其特点,认为陈白沙试图把儒家内部倾向于道、理与心、性的两种思潮融合起来,同时又从老庄、禅宗那里得到启示,形成了自己的道论思想。因而成为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一代大儒。
象山学说的形成流传及影响
作者:陈炎成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  学说  陆九渊  陆学  心学  本心  派别  开创者  流传  倡导 
描述: 象山学说是由南宋陆九韶开启、陆九龄倡导、陆九渊集其大成,以“发明本心”为其理论宗旨和特征的思想派别,在这个“心学”的创立和传播中,陆九渊的功劳最大,因九渊号“象山”,故称象山学说;又因开创者为九渊
王阳明的心学与美学合论
作者:安民  来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美学思想  心学  中国传统美学  陈白沙  心理学  心理美学  陆九渊  《传习录》  人格美 
描述:”,这是宋明心学的做圣之功,而达到人格美的高度修养。“当求诸心,虚明静一”这八字,是陈白沙与王阳明的心学要领,这里明显地有着禅学之烙...
周敦颐与道教
作者:蔡宏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敦颐  《太极图说》  道家思想  陆九渊  儒家思想  儒家文化  道家影响  一阴一阳之谓道  《通书》  《易传》 
描述:周敦颐与道教
来函、来文摘登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心即理  心育  哲学思想  象山先生  陆九渊  理论基础  心学  道德规范  道德法则 
描述:来函、来文摘登
杨简学行与慈湖书院
作者:胡绳系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简  书院  陆九渊  慈溪  宋高宗  浙江  进士及第  象山  主观唯心主义  公元 
描述:进士及第,初官浙江富阳主簿,遭母丧去官,后历任浙江嵊县、江西乐平知县,以兴学训士闻于朝,乃召为国子博士。旋被贬于广西全川,复起用为兵部郎。宁
象山书院大事年表
作者:陈炎成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书院  陆九渊  大事记  贵溪  天山  讲学  大事年表  教育科研  明万历  登山 
描述:大事记门人彭兴宗去贵溪应天山访问朋友,因登山游览,见“陵高而谷邃,林芦而泉清”,于是与诸友商议,迎请陆九渊来此讲学。陆九渊以祠禄官闲居故乡,很想办一所书院。接到彭兴宗邀请之后,登山游览,深感满意。彭
熊赐履与档案
作者:李烈辉  来源:湖北档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熊赐履  档案材料  荆楚文化  档案文献  程朱理学  武英殿  理性思维  文献知识  陆九渊  见贤思齐 
描述:清初湖北孝感人熊赐履(1635—1709),字青岳,是当时一言九鼎的宰相(武英殿大学士);同时,又是才高八斗的理学大师。这位淬厉奋发,风神潇洒的“九头鸟”,很注意档案的用场。 博大精深,浩浩荡荡的荆楚文化,揭橥实事求是,反对游谈无根,是以,湖北鼓荡着重视档案的学风。这种氛围,给熊赐履的重视档案夯
于有疑处释疑,无疑处设疑——谈质疑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周继光  来源: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法  训练思维  发展能力  开发智力  填鸭式  陆九渊  理想境界  识记 
描述:讨旨在追求“打好基础、发展能力、开发智力、训练思维”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质疑,让学生在质疑的思索、释疑的领悟和进步的喜悦中,形成、保持和发展最佳的求学热情,我们每一
宋明浙东事功学与心学及其合流——兼论王学的思想来源及性质
作者:滕复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浙东  王阳明  永嘉  陆九渊  思想来源  本体  宋明  知行  朱嘉 
描述:后浙东学术的主流.而宋明浙东思想与学术主流的流变过程,其实也就是事功学与心学各自发展与相互融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