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唐宋八大家”后裔的发现
作者:柳哲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  后裔  柳宗元  曾巩  欧阳修  江西  发现  家谱  宗谱 
描述:唐宋八大文学家的文学杰作,千百年来,传诵不衰。对他们的生平和学术,学术界的研究作品不计其数。但由于50年代以来,大陆一度对宗亲之间的联谊活动视为封建活动,
文苑撷英拾趣
作者:郭文卿  来源: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郭沫若  雪中芭蕉  《醉翁亭记》  唐宋八大家  东坡  文学创作  陈季常  创作精神 
描述:文苑撷英拾趣郭文卿在中华文明古国历史长河中漫游,胜览长江三峡风光,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在祖国悠久的文化历史进程中,历代至今不知有多少人以极大的热忱,以毕生之精力活动于文苑,他们的实践和经验,为后人留下了最可宝贵的财富。现撷取几束小花,奉献于读者面...
唐宋八大家逸闻趣事谈
作者:郭文卿  来源: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  东坡肉  逸闻  苏辙  范仲淹  《集古录》  黄庭坚  苏味道 
描述:唐宋八大家逸闻趣事谈郭文卿“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两代八位散文诗词大作家。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及三苏父子苏洵、苏轼、苏辙。“唐宋八大家”的说法,始于明初朱右编的《人
王安石的半山园和知妄室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文科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声誉大振  政治才能  北宋政治  欧阳修  官僚地主  宋神宗  保守派  司马光  进步作用 
描述:农田水利、市易、青苗、免役、方田均税、均输、保甲、将兵等新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国防力量的增强,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因此,王安石被列宁誉为“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但是他的变法遭到保守派的反对,他于熙宁七年只好辞退,次年又被起用。熙宁九年再辞退。 王安石隐退后居于离江宁城七里的钟山脚下,所以名其居所为“半山园”,并自号“半山”。他还为其书斋取了名字叫“知妄室”。此名是取自他自己说的一段话:“知妄为妄,即妄是真;认妄为真,虽真亦妄。”“知妄室”之名,表现出王安石一贯坚持的知妄求真的精神。
复沓回环
作者:王翼奇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沓回环  李商隐  欧阳修  阆州  巴西  李觏  诗词  语词  七绝  句式 
描述:”(宋李觏《乡思》)、“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宋杨璞)、“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元高明《琵琶记》)、“憔悴感恩依尚父,可怜尚父事朱温”
师生斗智
作者:暂无 来源:可乐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毛  老师  诸葛亮  历史课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课堂气氛  孙中山  唐太宗 
描述:下午第一节是历史课,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兴致勃勃。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同学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老师十分生气,把三毛叫起来。
中国古代文学(下)综合练习题贰
作者:张大安  来源:当代电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艺术特色  综合练习  李清照  欧阳修  思想内容  王安石  黄庭坚  周邦彦  范成大 
描述:C.唐来派 D.桐城派 4)《明妃曲》一诗的作者是( )。 A.欧阳修 B.王安石 C.杨万里 D.范成大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选自( )的《浣溪纱》一词。 A.秦观
文人与做官
作者:徐怀谦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利大于弊  苏轼  不适合  陶渊明  王安石  政绩卓著  司马光  欧阳修  宋太祖  评论文 
描述:文人与做官,是一个较为古老的话题。文人到底适合不适合做官,文人做官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样的争论大约会无休止地延续下去。有相当多的人认为,文人不适合做官。文人身上有太多的弱点,比如文人无行,比如文人过于自由散漫,过于风流
秦观对婉约词创作的贡献
作者:马文彦  来源: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婉约词  人之词  王国维  欧阳修  李清照  花间词人  词体  秦观词  《介存斋论词杂著》  晏几道 
描述:秦观对婉约词创作的贡献
苏轼《和陶诗》探因
作者:李星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和陶诗》  苏轼  士大夫  《文心雕龙》  美学境界  欧阳修  北宋中期  王安石变法  艺术特色 
描述:苏轼《和陶诗》探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