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452)
期刊文章(4688)
会议论文(78)
学位论文(7)
图书(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134)
地方文献 (45)
才乡教育 (43)
地方风物 (5)
宗教集要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3(236)
2012(300)
2011(278)
2008(258)
2007(235)
2002(142)
2000(133)
1993(76)
1986(84)
1981(41)
按来源分组
上海教育(17)
人民教育(10)
现代教学(6)
科学咨询(4)
中国教师(3)
山东教育科研(3)
贵州教育(3)
新课程学习(下)(2)
红蕾(教育文摘)(下旬)(1)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1)
金岳霖的胸襟
作者:孟祥海  来源:共产党员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岳霖  清华大学  西南联大  逻辑学家  周礼全  哲学家  北京大学  系主任  哲学系  学生 
描述:金岳霖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曾先后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他一生襟怀坦荡,桃李遍天下,他与学生之间的故事,至今仍为人所称道。1926年,32岁的金岳霖留学回国,受聘于清华大学
唐诗宋词选读教学策略的一点思考
作者:史慧芳  来源: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唐诗宋词  学生  思考  诗歌  晏几道  中国文化  讲解  选读  教学过程 
描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古诗词久唱不衰,厚积之后,是对一个人修养的提升。"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饱览幽深的中国古文化瑰宝,无疑是一种得天独厚的资本。
“疑”中求高效:语文教学中“疑”的处理例谈
作者:杨群  来源:语文天地(初中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朱子语类》  获取知识  高效教学  理学家  陆九渊  学生  主动性 
描述: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子语类》)陆九渊亦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就抹杀了学生对文本的好奇;学生
写师生之间的真情: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1》教学设计
作者:潘文彬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师  班主任  刘绍棠  学生  同学  情境导入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  文章  事例 
描述:记在心,难以
班级管理之我见
作者:徐海波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班级管理工作  学生  王安石  教育教学工作  乐府诗  后进生  艺术  创作过程  班集体 
描述:,我们追求的是人塑造的完美。也许班主任的一句极平常的鼓励,往往会成为一个学生
浅谈选择诗眼的方法
作者:王秀英  来源: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眼  诗歌鉴赏题  答题技巧  选择  常见题型  高考  杜审言  语言类  学生  王安石 
描述:3年安阳市二练出了一道炼字题,学生做这道题时有相当一部分选错了字。有的同学选了"系"字,有的同学选了"迟"字。夏日过郑七山斋杜审言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
江苏省镇江市外国语学校 王益民
作者:暂无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苏省  语文教师  学习生活  镇江市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课题研究  初中语文  学生  对话式教学  文学社 
描述: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二等奖。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打开一扇门,让学生通过这扇门能探看到语文的"真相"——文字之美、文章之妙、文学之味、文化之重……引领他们这样去探看:每日观揽经典、手写我心、聆听
巧用“错误”资源,生成精彩课堂
作者:何军花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错误  学生  课堂教学  应对策略  王安石  教育资源  精彩  个性思维  合理利用  司马光 
描述:"资源,发挥"错误"的价值,努力做到让"错误也美丽""、错误也精彩"。故事一:学生的错换词——导出精彩
将课堂质疑转化为有效的“课堂生成”的实践研究
作者:胡素群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实践研究  课堂生成  课堂质疑  《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教学  爱因斯坦  陆九渊  学生 
描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一阶段目标的设立无疑对学生是有益的。宋代陆九渊
由浅入深,解读人物形象--《师恩难忘》教学心得
作者:刘敏华  来源:新课程学习(上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形象  学生  老师  讲故事  刘绍棠  乡土文学  课文  解读  预习  教学心得 
描述:篇课文预习好了?""好了。"学生个个回答得胸有成竹。看来所备的第一课时的教案要修改一下了。看着学生的样子,我灵机一动:"那你们能接受老师的挑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