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显祖唯情文学观的逻辑解析
-
作者:肖鹰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文学 汤显祖 唯情论
-
描述:神”三个重要命题,对其“唯情论”文学观的核心思想作了系统阐释,并在“情”、“奇”和“神”三个层面阐述了汤显祖文论观的逻辑结构.
-
《牡丹亭》结构艺术初探
-
作者:郭梅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西厢记》 复合式结构
-
描述:说显得结构更复杂、内容更丰富。但与此同时,它也带来了枝蔓过于繁复的弊端。这种戏剧结构新范式对后世影响颇大。
-
“于路日撰”的《牡丹亭》
-
作者:陈益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临川四梦” 汤显祖
-
描述:玉茗堂是一座怎样的建筑?玉茗堂果真是在临川沙井巷?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都是在这里写成的吗?
-
寓“情”于“理”的《牡丹亭》
-
作者:王娟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情 理
-
描述:长期以来,在汤显祖剧作研究中,人们对《牡丹亭》"情"的理解,各不相同。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所欲建构的实际上是一个"合情合理"的爱情,而非以往论者所认为的"以情抗理"的爱情,是一种寓"情"于"理
-
论《牡丹亭》中的情与理
-
作者:司国芹 来源:江苏科技信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情 理
-
描述:《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作者以情抗礼,让杜丽娘用“至情”战胜了“理”,把批判的锋芒直指禁锢人们精神的封建礼教,反映了人们要求思想开放、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重新审视其中情与理的关系
-
汤显祖戏剧人物的命运模式
-
作者:杨海文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戏剧 杜丽娘 南柯记 牡丹亭 霍小玉 柳梦梅 节奏模式 二十年 封建婚姻制度 邯郸
-
描述:》记淳于棼事,出自唐李公佐《南柯太及传》;《还魂记》(牡
-
汤显祖研究资料目录索引(1998—2005)
-
作者:张莉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全集 牡丹亭 杜丽娘 抚州师专 外语教学 教育学院学报 中国文化 师专学报 南柯记 邹自振
-
描述:要又分二级或三级标目。著录体
-
论汤显祖《邯郸记》的成就及其影响
-
作者:赵山林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全集 邯郸 黄粱梦 枕中记 吕洞宾 艺术成就 牡丹亭 马致远 创作 戏曲研究
-
描述:,其中被度者均为卢生。
-
《牡丹亭》与青春版《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国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游园惊梦》 《惊梦》 《西厢》 《红楼》 文学传统 代表作 汤显祖
-
描述:《牡丹亭》,明代汤显祖的代表作,写“天下第一有情人”杜丽娘因梦生情,一往而深,上天下地,终于返回人间,与柳生梦梅结成连理之事,共五十五出。以《游园惊梦》一折(后分为《游园》《惊梦》两折)为全剧的高峰
-
论汤显祖“以若有若无为美”的作剧主张:兼析汤显祖作剧理论特
-
作者:龚重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作剧主张 王骥德 李渔
-
描述:三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