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067)
报纸(626)
学位论文(167)
图书(155)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022)
地方文献 (23)
文化溯源 (2)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3(426)
2011(489)
2009(430)
2005(248)
2002(220)
1999(202)
1994(204)
1984(102)
1981(58)
1979(36)
按来源分组
其它(229)
语文天地(42)
语文知识(36)
语文学习(12)
中华书局(2)
文艺生活(2)
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1)
作文之友(小学阅读版)(1)
中国医疗保险(1)
安徽消防(1)
"诗眼"探微
作者:高永利  来源:新课程(教研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眼  王安石  诗歌  词旨  修辞效果  诗词鉴赏  苏轼  增损  北宋  元代 
描述:"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句:"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范温的诗话更以"诗眼"为名,题为<潜溪诗眼>."词眼"一词,首见于元代陆友仁的<词旨>.<词旨>分八部分,其六专论"词眼".其实不论"诗眼"还是"词眼"都是写诗词时的"炼字",又因诗词本一家,后人把"诗眼"与"词眼"合成"诗眼".
刍议初中语文新课导入的策略
作者:王从强  来源:新课程(教研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  初中语文教学  调动学生  导入语  吸引学生  王安石  学习新知识  课文导入  孔乙己 
描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导人新课极为重要.教师在一节开始的时候精心设计导人语,吸引学生进入到学习新知识的美好气氛中,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新课导人的有效方法.
苕溪渔隐论宋诗宋调之形成:以欧、王、苏、黄诗风为例
作者:张高评  来源:中国学术年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苕溪渔隐曰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宋诗宋调  推陈出新  创意造语 
描述:探讨了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网站的构建及其应用等问题,旨在充分发挥课程网站在教学中的优势,实现课堂教学与课程网站的优势互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好诗千首课儿徒”:王森然和他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
作者:赵志伟 吴炜曼  来源:福建教育:中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文教学  中学  王森然  语文教育    王安石  老师  研读 
描述:文.不足以知国文教育。
刍议感悟型文章写作的训练方式
作者:张剑鹏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感悟  中学生  文章写作  作文  写作对象  历史人物  王安石  成就事业  生活中  直觉 
描述:由于对高分作文的追求,许多中学生喜欢以历史人物为写作对象,而又对这人物知之不多,理解不深,常常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这样的文字,表面看来,美丽可人,但内里空洞无物。于是我们提倡写作感悟型的文章,它要有事有理,还要有情,事中得理,理中见情。这恰恰是治疗中学生写作时远离生活,无事入笔、无病呻吟的一剂良方。
你可知道杜甫读了多少书
作者:张众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诗  王安石  读书  戏为六绝句  古今  咏怀古迹  东皋  杜诗  庾信  原因 
描述:《东皋杂录》云,有人问王安石:"老杜诗何故妙绝古今?"王安石回答说:"老杜固尝言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王安石把读书多看做杜甫诗"妙绝古今"的唯一原因,应当说是不全面的。但是我们谁也不能否认
触摸历史
作者:朱怡  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名人  王安石  司马迁  范仲淹  梅花  岳阳楼记  史记  韵律  博爱  嬗变 
描述:轻触历史的扉页,追忆千年的古香。思绪穿过红尘,回到《史记》的厚重,回到《岳阳楼记》的超然,回到《梅花》的落寞。释卷,满室芳华。坚守之心的韵律一曲史家之绝唱诉尽了历代王朝的嬗变更迭;一首无韵之离骚写尽了风云的变幻莫测。
精心设“导”,引人“入”胜
作者:潘早晨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导入新课  教学效果  导入法  语文教学  学习  精心设计  课文导入  教学实践  王安石  孔乙己 
描述:在语文教学中,导入新课极为重要。教师如能用三五分钟的时间精心设计导入语,吸引学生进入到学习的美好情境中,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他们尽快地接受新的知识。我从教初中语文十余年,非常注重导入新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六种方法,简
宽容之境
作者:崔雨风  来源:国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宽容  晏殊  政治生涯  宋仁宗  宣徽使  宰相  吕惠卿  个性  武则天 
描述:王安石去拜访临川同乡、当朝宰相晏殊。晏殊看他好久后,才说了一句:"能容于物,物亦容矣。"晏殊的这句话,让王安石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这是晏殊针对他的个性与为人的一个恳切告诫。在以后的政治生涯中,王安石
亦情亦趣诵古诗
作者:徐爱莉  来源:山东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调动学生  吟诵  语文课  王安石  引导学生  梅花  自学方法  拓展  异文 
描述:自学时可让学生在书上画符号,熟练后可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