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4)
报纸(11)
学位论文(1)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4)
宗教集要 (5)
地方文献 (5)
地方风物 (3)
按年份分组
2013(1)
2011(8)
2009(3)
2008(8)
2005(4)
1999(4)
1998(2)
1996(4)
1995(4)
1983(1)
按来源分组
中国道教(12)
宗教学研究(5)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
其它(2)
中国宗教(1)
文学遗产(1)
文物(1)
世界宗教文化(1)
社会科学战线(1)
晋中学院学报(1)
许逊与松湖黄堂宫的仙话
作者:熊静忍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许逊  功德  净明道  道教  圆满  优美  主体  仙话  传奇  典范 
描述:许逊与松湖黄堂宫的仙话
读《话说太极图》
作者:郑杰文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极图》  《太极图说》  周敦颐  《无极图》  先天图  《周易》  阴阳鱼  陆九渊  《周易参同契》  道教 
描述:读《话说太极图》郑杰文继《周易之河解说》之后,中国社科院李申先生又推出了他的新作《话说太极图》。随着前几年“周易热”和“道教热”的迭兴,“太极图热,也悄然兴起。几乎可以说,研《周易》者无不论“太极图
城隍
作者:林石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神话  城隍神  中国古代  道教  河南信阳  北齐  周礼  城池  芜湖  无水 
描述:唐以后郡县都祭奉城隍,许多文人留有祭
秀出东南麻姑山
作者:邹自振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景观  江西省  东南  神话传说  道教  刘禹锡  汤显祖  声名  游览  环流 
描述:不小。麻姑
黄鹤楼之辩 黄鹤、黄鹄、鸿鹄及英文翻译
作者:李茂林  来源:中国绿色画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楼  天鹅  丹顶鹤  中国传统文化  英文翻译  鸟类学  翻译家  道教  灰鹤  译作 
描述:,于是鹤成了鹄的通假字了(见《说文解字注》和《中华大字典》黄鹄楼就变作黄鹤楼了。本来嘛,长江水滨在冬季有群鹄栖息,以此成名黄鹄矶,楼建矶上,与矶同名,谅是不错。但是鹄鹤之混不会如此简单吧,旧时老百姓识字
当年齐云山
作者:倪国华  来源:安徽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齐云山  徽州  摩崖石刻  戚继光  嘉靖  道教  程敏政  汤显祖  皇帝  徐霞客游记 
描述:齐云山是一座道教山,文化山。这"一部伟大的金石志"确实值得细细品味。或许由于道教的式微,或许由于一座比它更高大的山耸立其旁,遮住了它往日的光辉。当年齐云山可了不得。皇帝没生儿子,派张天师来齐云山
天上“黄鹤”非凡间“黄鹄”:对《蜀道难》文下注释的质疑
作者:徐小华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蜀道难  黄鹤  李白  注释  道教  元丹丘  道家思想  天鹅  诗词  诗歌 
描述:李白的诗《蜀道难》中有这样一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苏教版必修四课下注释是这样的:黄鹤即黄鹄,善飞的大鸟。我对此注释不敢苟同。我认为此处的"黄鹤"是作者有意选择的一个物象,黄鹤就是传说中仙人驾鹤上天中的黄鹤,李白不仅借此来表
从司马承祯、王玄览看唐代道教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作者:陈澍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承祯  宋明理学  王玄览  唐代道教  反省内求  主观唯心主义  王守仁  陆九渊  心外无物  认识论 
描述:从司马承祯、王玄览看唐代道教对宋明理学的影响陈澍理学是我国宋元明清时期长达数百年之久的代表官僚地主阶级利益的哲学,也是后期封建制度发展时期影响最大的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学术界目前认为宋明理学是儒家
论《邯郸记》的道教故事题材和社会批判主题
作者:徐翠先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社会批判  社会批判  道教思想  道教思想  黄粱梦  黄粱梦  题材  题材  邯郸  邯郸  故事  故事  宗教批判  宗教批判  枕中记  枕中记  主题  主题 
描述:历史的
“法律必须被信仰”:荷殖巴达维亚的盟誓与纠纷解决(1788
作者:王志希  来源:外国法制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案簿  盟誓  大学出版社  包乐史  校注  历史变迁  厦门  当事人  案件  原告 
描述:后取讨,沈鹤算说等四五天后有钱再买一张床即归还,另有叶赞生与施子余二人听到沈此言。林永义于三月二十三日晚在路上遇到沈鹤算,向其取讨,后者却声称自己并无向前者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