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秉大义而疏小节
-
作者:朱国勇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义 王安石 自然规律 苏轼 明月 诗
-
描述:毫.把这两句诗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这改得还真精当,苏轼看笔墨淋漓的这几个大字,心中得意,把笔一扔,扬长而去。
-
回天转地入扁舟:王安石传
-
作者:毕宝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回天转地入扁舟:王安石传
-
就近入园应是首选
-
作者:暂无 来源:今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就近入园应是首选
-
春风送暖入屠苏
-
作者:韦芈 关秀峰 来源:厦门航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 春节 除夕 屠苏酒 五味 腊月 宗教 风送 爆竹 宋代
-
描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前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元日诗,二十八个字写尽了春节,从而成为千古佳篇。
-
从“绿”到“还” 由“景”入“情”
-
作者:魏春玲 来源:山东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年轻教师 教研组 学生 老师 学校 泊船 春风 成长 印象
-
描述: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很庆幸自己能够亲身经历学校的双四课教研过程,让自己能够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磨炼中快速地成长。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四人一课时,我们教研
-
梦入江南烟水路
-
作者:路欣洁 来源: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南 晏几道 秦淮河 水路 二十四桥 水乡 文章 朱自清 历史 秦筝
-
描述: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依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晏几道《蝶恋花》
-
以“情”胜入的晏几道
-
作者:王莹洁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情” 《小山词》 《花间》 陈振孙 原词 名胜 周济
-
描述:学。”吴梅也说:“余谓艳词,自以小山为最,以曲折深婉,浅处皆深也。”[第一段]
-
从蝴蝶说到读书的“入”与“出”
-
作者:曾庆鸿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蝴蝶 读书 林风眠 刘绍棠 阅读 写作 艺术家 独特风格 发展创新 景德传灯录
-
描述:”也是这个意思。面壁,本指佛教的坐禅,面向墙壁,端坐精修,《景德传灯录三菩提达摩》:“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成语“作茧自缚”,说的是蚕儿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不过,蚕儿最终还是冲破了茧的束缚,化为蛾,这与蝴蝶从茧中挣脱出来,获得自由,是一样的。蝴蝶和蚕的
-
苏轼与[政敌]王安石
-
作者:朱晖 来源:知识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苏轼 苏轼 欧阳修 欧阳修 进士 进士 知音 知音 政见 政见 诗 诗
-
描述:若不是因为政见不同.苏轼与王安石绝对能成为知音挚友。他们皆才华出众.年少得志.王安石22岁考中进士.初入仕途时.好诗佳文已经传遍朝野。苏轼自幼博览群书.21岁考中进士.深受欧阳修等老前辈的赏识
-
引仁入礼——孔子对周礼的超越
-
作者:王林萍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孔子 仁 礼 超越
-
描述:子正是在承继上古文化源头活水的基础上,立足于时代需求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将前人的思想做合理而必要的超越与创新,才开启了一条奔腾不息的中华文化长河。孔子学说的真谛,恒广的思想价值使他成为中华文化的不朽象征。 我们距离孔子所生活的时代已经二千多年,我们所面对的现实问题和现实的人与孔子时代大相径庭,但孔子对上古文化的态度、他的反省和创新精神却能够为我们今天解决文化问题提供一种参照。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力图将孔子放在整个中华文明承前启后的关键来对待,同时又将孔子置于他所生活的特定时期去考察。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周礼是孔子思想的文化基础。周礼的人文气质是孔子所盛赞的,考察周礼就是考察孔子的思想渊源。第二部分,孔子对周礼的反思。这反映了孔子对上古文化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孔子思想的形成。第三部分,孔子对周礼的超越。孔子为传统周礼注入了新的内容——“仁”,“礼”是孔子的承继,“仁”是孔子的创新。第四部分:孔子对周礼超越的当代价值。孔子对周礼的超越给我们的启示,一是对待文化的态度要基于对时代和人的思考,二是要深入传统且超越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