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95)
报纸(41)
图书(7)
学位论文(7)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2)
宗教集要 (52)
地方文献 (4)
地方风物 (2)
红色文化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24)
2011(21)
2009(23)
2008(13)
2006(9)
2003(15)
1999(7)
1998(3)
1995(3)
1947(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2)
佛教文化(4)
中国宗教(2)
齐鲁晚报(1)
今晚报(1)
青年时报(1)
民间文学(1)
泰州晚报(1)
世界宗教学刊(1)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曾彦、刘大年关于《美国侵华史》的一次论争
作者:赵庆云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国侵华史》  刘大年  人民出版社  新华书店  政治形势  近代史  简史 
描述: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刘大年著《美国侵华简史》由北京新华书店出版。这是一本仅九十页、不到八万字的小册子。因其具有一定的学术底蕴,且高度契应了当时的政治形势,甫一问世即风行全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一九五一年四月,刘大年得近代史所同仁沈自敏、丁名楠之
从陈世崇《随隐漫录》的校勘谈到乾隆皇帝《四库全书》
作者:孔凡礼  来源: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库全书  乾隆皇帝  文渊阁  异文  四库馆臣  永乐大典  商务印书馆  中华书局  铅印本  蛮夷 
描述:散失,经后人抄补配齐。我原来以为各抄本同出一源,篇目、文字应该相同。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前些年,有的学者从渊本、津本中抽出若干种做过比较,发现二者所收篇目不尽相同,有的多几篇,有的少几篇。2007年春天,中华书局委托我点校整理宋陈世崇的《随隐漫录》。该书的常见本是负有盛名的上海涵芬楼铅印本(以下简称涵本),就用作底本。涵本依据的是《四库全书》本。中华书局就藏有台湾影印的渊本。用影印渊本和涵本对照,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涵本实际字数约为20500,而异文竟达72处。津本原本本来容易见到,现在却极不易见到。幸好,津本已由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于是,我来到商务印书馆。他们第一天开会,没有见到。第二天再去,他们很热情,邹积文先生还亲自陪我到特藏的书库一起找到书,并给我安排了很好的阅读环境。打开津本,其中的七十一条与涵本相同,只有...
论张达「田园」性格在山水诗的影响与呈现
作者:张渊盛  来源:人文研究期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水诗  田园诗  桃源  张达  醉草园 
描述:野里属於人问世的恬适空灵的意境,以及田园牧歌式的回归意象。笔者以为,这样和谐悠扬的美感,是张达山水诗在台湾古典诗史上的特殊价值所在。
张达〈竹山拜林圯公墓〉考释
作者:吴福助 黄哲永  来源:东海大学图书馆馆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张达〈竹山拜林圯公墓〉考释
明代龚廷贤的德抗衰之道(三)
作者:周贻谋  来源:长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明代龚廷贤的德抗衰之道(三)
王安石的诗作与佛之关系研究
作者:刘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描述:为政以来的入世历程,一方面又记录了他与佛门结缘的点点滴滴。应该说,王安石的大半生即56岁以前,是以儒为主,以释为辅的,佛思想只是作为他儒家济世、淑世思想的补结构而存在,但是,佛思想对他的影响却是
试论王安石晚年奉及其对他诗歌的影响
作者:万伟成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试论王安石晚年奉及其对他诗歌的影响
游褒山记 (宋) 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绵阳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合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zhǒng)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字漫灭
《游褒山记》王安石(北宋)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
王安石《游褒山记》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监制:尹宗应裴保平策划:刘力郑良 视觉:刘志文 王安石(公元1021—公元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他“少好读书”,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