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绍棠笔下的三个农村妇女形象
-
作者:聂元明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妇女形象 农村妇女 刘绍棠 水芹 乡土文学 三十年代 北运河 相似之处 作品 农村发展
-
描述:农村妇女”,指《蒲柳人家》(《十月》1980年第3期)中的望日莲,《二度梅》(《芙蓉》1980年第4期)中的温青凤,《绿杨堤》(《北京文学》1982年第3期)中的牛水芹。她们都是普通农村妇女,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又各有特点,
-
论刘绍棠新时期的小说创作
-
作者:齐振平 来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新时期 小说创作 作家 现实主义 八十年代 乡土文学 生活 人物形象 艺术风格
-
描述:在突飞猛进的八十年代,文坛出现了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新局面。各种题材的小说、新的创作方法活跃于文坛,就在这万花竞放之中,我们看到了“一朵小小的野花,给花园添了一点野趣”的乡土文学代表——刘绍棠
-
论刘绍棠小说的民族特色
-
作者:栗华 来源: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小说语言 民族特色 作家 古运河 扶弱济贫 民俗风情 《阿Q正传》 乡土文学 传奇色彩
-
描述:那辛勤劳作的是我们的父兄姐妹。傍晚炊烟袅袅,米饭飘香。入夜小唱轻轻,情话浓浓.这画面清丽,俊逸,光彩流动,没有丝毫晦暗与呆滞。这画面散发着古运河畔的泥香水电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画面喜人,我们却不能因此而称刘绍案是绝妙的风景画家.在这田园诗般的风景画中,还有那满载民族文化的民族风俗.新春佳节大年夜,全家
-
胡耀邦与刘绍棠的忘年交
-
作者:晓言 来源:山西文史资料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胡耀邦 大运河 文学创作 团中央 开门见山地 作家 乡土文学 密切联系群众 空前高产
-
描述:不住,喜欢动,所以注定是不会成‘家’的。”刘绍棠从谈话中明显感到胡耀邦对文学充满着喜爱,这使他有一种寻到了知音的感觉。 1957年春天,刘绍棠因为在北京的一次文艺界座谈会上发表了过激的谈话,所以在次年被
-
刘绍棠与肖洛霍夫
-
作者:郑恩波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肖洛霍夫 刘绍棠 《静静的顿河》 婀克西妮亚 葛利高里 人物形象 《红楼梦》 《夏天》 哥萨克 乡土文学
-
描述:刘绍棠与肖洛霍夫郑恩波一古今中外,凡成就卓著的作家,无一个不是先辈作家(包括他国作家)优秀传统的杰出继承者和发扬者。文学青年学习先辈作家的艺术经验和表现手法,甚至直接受到他们某部名著的启迪与陶冶,而使自己的创作大放异彩,成为新的历史时代的名家的事情,...
-
为电视连续剧《运河人家》喝彩
-
作者:郑恩波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电视连续剧 北运河 改编者 刘绍棠 电视剧 乡土文学 人物形象 大运河 长篇小说 乡土小说
-
描述:为电视连续剧《运河人家》喝彩郑恩波孙明强同志:您好!我怀着极大的欣喜之情,赏观了您和李宝林、毛王月同志根据著名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的大运河乡土小说系列改编的14集电视连续剧《运河人家》。我对您和您
-
论文艺社会学中的社区文学与艺术
-
作者:司马云杰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区文学 农村社区 文艺社会学 乡土文学 作家 社区生活 作品 社会文化环境 刘绍棠 沈从文
-
描述:等等。所谓社区文艺就是指反映特定社区生活的文学和艺术。 首先,社区文艺描写的对象是特定的社区生活。如老舍写北京社区,赵树里写山西社区,孙犁写冀中社区,刘绍棠写京东社区等等。其作品的题材、人物、故事、语言等都来源于社会生活,而不象有些作家,今天写山东,明天写河北,后天又可能写广东,天南海北,没有一定的社区作为描写对象。
-
无愧人生
-
作者:张昕 来源:农村天地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城日报》 乡土文学 散文创作 咿呀学语 鲁迅文学 长岭县 刘绍棠 弟兄们 正式职工 写报道
-
描述:钞票,看着父母
-
1993~1994年第一学期“升旗致辞”计划
-
作者:张洪栋 来源:中小学管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1994年 通县 文化名人 乡土文学 文物古迹 模范教师 乡土教材 燃灯佛 党支部 刘绍棠
-
描述:1993~1994年第一学期“升旗致辞”计划要求:1.结合乡土教材,以讲故事形式进行继承革命传统、爱家乡爱祖国教育;2.讲话时间3-5分钟,尽量脱稿;3.宣讲人若有事,必须提前与别人对调,并交换宣讲内容;4.宣讲稿提前一周交到大队部。安排:1.知道过...
-
苦尽甘来刘绍棠
-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出版交流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大运河 “五心”教育 乡土文学 追求轰动效应 中风偏瘫 民族风格 农村妇女 肖洛霍夫 地方特色
-
描述:苦尽甘来刘绍棠告别了那座油漆剥落、阴暗潮湿的四合院,著名作家刘绍棠终于住进了一套宽敞明亮的楼房。秋日我们拜访进门,只见好大一个厅,足有二三十平方米,径直走去,便是书房,刘绍棠正在深栗色写字台前写作。《刘绍棠文集》12卷近日将由北京出版社陆续出版,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