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郑众的复音词观念及其对郑玄的影响
作者:李玉平  来源:汉语史研究集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郑众  《周礼注》  复音词 
描述:学界多误认为《马氏文通》以前中国古代无复音词认识观念。东汉经学家郑众曾对复音词给予大量关注。郑玄《周礼注》所引用郑众所注《周礼》复音词503个,共527条注释,约估郑玄所注复音词总量的19.7
从《文辨》看王若虚的散文观念
作者:王永  来源:新国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若虚  散文观念  文章  王安石  宋代  醉翁亭  作品  宋人  金代  文字 
描述:王若虚(1174-1243),字从之,号慵夫,河北槁城人。他是金代末年著名的学者、作家,与元好问比肩的诗文批评家,有《滹南遗老集》传世。王若虚"文以欧、苏为正脉",其文章创作崇尚自然、平易。他擅长谈辩,议论公允透彻。"李右司之纯以辨博名天下,
1600111法治时空连线5月17日来电咨询-房地产权属登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600111法治时空连线5月17日来电咨询-房地产权属登
跨越时空的不解情结:二晏词“痴情”、“惆怅”意绪论:[晏殊
作者:黄南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研究  中国  宋代 
描述:跨越时空的不解情结:二晏词“痴情”、“惆怅”意绪论:[晏殊
跨越时空的研究──评唐玲玲、周伟民《苏轼思想研究》
作者:石川  来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思想  哲学思想  《苏东坡传》  自然观  中国文化史  苏武  通古今之变  和陶诗  书法美学思想  王安石变法 
描述:跨越时空的研究──评唐玲玲、周伟民《苏轼思想研究》
跨越时空的不解情结———二晏词“痴情”、“惆怅”意绪论
作者:黄南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晏词  晏几道  晏殊  自然现象  《小山词》  黄庭坚  艺术创作  意绪  解情  《珠玉词》 
描述:跨越时空的不解情结———二晏词“痴情”、“惆怅”意绪论□黄南以令词为主要代表的宋初文学,是词史的一个辉煌时期,二晏词独占其鳌头。晏殊以“宰相词人”的雅隽与欧阳修同有“翔双鹄于交衢,驭二龙于天路
西方音乐的观念——西方音乐历史发展中的二元冲突研究
作者:姚亚平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研究  西方国家 
描述:西方音乐的观念——西方音乐历史发展中的二元冲突研究
《周礼》中辨土、辨物观念与生态秩序
作者:潘竹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原始农耕文明产生以后,农作物作为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直接决定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因此,农耕便成为原始文明中的重要组成。农耕的结果是单一的粮食产出,它的过程却涉及到诸多文化的创造以至于文化形态,换言之,农作物的种植受到诸如天气、季节(时令)、
《玉茗堂四梦》与晚明戏曲文学观念
作者:程芸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玉茗堂四梦  戏曲  晚明戏曲  汤显祖 
描述:本论文围绕明代杰出文学家汤显祖的思想、创作以及晚明戏曲研究中有所争议的若干问题,阐发一己之见。 第一章:以汤显祖晚年“大道”与“文词”未能两全的人生遗憾为切入点,试图展示汤氏主观世界的诸多复杂与矛盾。 将汤显祖几篇谈论性命之学的文章置于宋明理学史的相关理论背景... >> 详细
春秋战国时期“出质”现象研究:兼论“信”观念的演变
作者:王倩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周礼  社会结构变动  社会观念 
描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结构变动,传统的“周礼”约束力锐减。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邦交活动却格外频繁。而建立各类邦交活动,“信”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在“周礼”失去影响的情况下,“出质”作为“结信”的一种形式,在春秋战国社会广泛出现。换言之,“出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