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显祖书信往还中的文艺思想
-
作者:徐韵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书信 文艺思想 戏曲 诗文
-
描述:的对于文艺的诸多见解,内容不仅包括戏曲创作,而且涵盖了他在诗文创作上的各种看法和观点。汤显祖作为晚明杰出的文学家,拥有多方面的成就,但其最重要的创作成就还是在戏曲方面,而他也最终凭借“四梦”在中国古代
-
明代心灵觉醒与汤显祖的唯情论
-
作者:吴毓华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美学 戏曲 创作 明代 唯情论
-
描述:明代心灵觉醒与汤显祖的唯情论
-
略论王学左派对汤显祖思想及创作的影响
-
作者:许艳文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学左派 汤显祖 思想 戏曲 影响
-
描述:明代王阳明学说的兴起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而王学左派对当时的思想界和文学界有着更为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戏曲家汤显祖所处这一特定社会环境的介绍,以探讨汤氏思想形成及《牡丹亭》创作的意义
-
〈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解
-
作者:周育德 来源:戏剧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神 戏曲 情 清源师
-
描述:顯祖說「情」是藝術行為的原動力,戲曲和音樂舞蹈一樣都是「情」的產物,所以才有神奇的創造功能和感人力量。戲曲一道能開啟人情之大竇,所以能使人快樂地接受教化。湯顯祖考察了戲神清源和田竇將軍的來歷,考察了明代戲曲聲腔演變的史實,闡述了戲曲藝人修養之道。本文力求對以上各方面作出較為切實的解析。
-
闹热的《牡丹亭》:论明代传奇的“俗”和“杂”
-
作者:黄天骥 徐燕琳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民间风俗 大众文化 戏曲
-
描述:过程。作者也借此分析揭示明代传奇戏剧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
-
戏曲音乐史
-
作者:海震 来源:文化艺术出版社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戏曲音乐 戏曲音乐 音乐史 音乐史 中国 中国
-
描述:戏曲音乐史
-
戏曲表演的基本特点
-
作者:阿甲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表演 地方戏曲 李渔 戏曲理论 舞台戏剧 汤显祖 观众 演员 程式思维 程式化
-
描述:》的作者、清初的戏曲理论家李渔所讲,昆曲的词很典雅,但又很古奥。一个听不懂的字,就是看,也要查字典,过去又没有字幕,不可能你没听懂就翻来覆去地为你唱。写小说的手段是文字,文字没有形象,都是通过人
-
论戏曲导演
-
作者:张庚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舞台 导演 演员 艺术手段 节奏 汤显祖 艺术创作 动作 中国戏曲 参军戏
-
描述:导演职能的发展导演,这个名词,或者说这个工作,在中国戏曲中间出现,据我所知,在解放以前并不普遍,也许在上海偶然有个别的戏是有导演的,北京还没有听说过。研究一下中国戏曲史,虽然没有“导演”这个名词,但是导演这个职能也是有个发展过程
-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探释
-
作者:张燕婴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周朝 奴隶制度 文化 周礼 《为政》 礼仪制度
-
描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探释
-
应是“吴侬软语”
-
作者:袁诹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方言 吴侬软语 吴语 评弹 苏白 专刊 文化
-
描述:第22版是文化消费专版。其中有个栏目,栏名为“吴言侬语”,专刊评弹演出消息。 “吴言”,不难理解,指吴方言,这里指评弹表演所用的苏白。“侬语”则颇为费解。 侬,在古代吴语中是第一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