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程朱理学与王安石《解》
作者:金生杨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解》理学  王安石      黄震 
描述:学之功,亦可见《解》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
误解的五大文史常识
作者:郭灿金 张召鹏  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伯劳  常识  周礼  燕子  公室  分飞  明朝  真正意义  药材  比喻 
描述:棺的工具(和现在工地上上楼板所用的叼板机的工作原理很相似)。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用丰碑来牵引自己的棺材,《周礼》有云:“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所谓“公室视丰碑”,就是公室成员死后,要用以大木立于墓圹的四周,上设辘轳,用以下棺于圹。该规格本来为天子之制,后来诸侯也僭用之。即使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对于丰碑的使用范围仍然有着严格的限制。季康子的母亲去世之后,公输般劝说季康子用丰碑来下棺,结果就遭到了别人的一番挖苦(事见《周礼·檀弓》)。 显然,所谓的丰碑在当时的语境之下,就是一种特殊的葬礼规格。先是只有天子才可使用,后来发展到公室成员,再往后发展到诸侯亦可用。后人沿袭了此种习俗,使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普通百姓也学着用起了“丰碑”,他们在自己亲人的坟前立起了石头。
何中梁书作品选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新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何中梁,男,1973年8月出生于新昌,曾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现供职于新昌城西小学。十余年来孜孜以求,临池不辍,自唐楷入手,喜临各体,尤擅行草。运笔萧散灵动,奇正变幻,结字大小错落,姿态生动。在自然率意的笔触中营造活泼而又不失沉稳,典雅而又不失厚重的风格,
“少年与广播台长”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2013年9月11日,《花钱也有规矩》;9月18日,《强行索要应提防》……2014年1月15日,《‘二踢脚’与山火》……”这是一份尤溪县实验小学《少年与广播早会》的课程表,很贴近小学生
王安石之免役
作者:王永耀  来源:时事公报 年份:194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安石之免役
孟子“先王”略论
作者:段培勋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先王  孟子  历史经验  先王之道  王安石  政治主张  战国时期  周文王  政论家  荀子 
描述::“方今之法度,多不合乎先王之政故也。孟子曰:‘有仁心仁闻,而泽不加于百姓者,为政不法于先王之道
关于《司马》的几个问题
作者:田旭东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辑本  今本  军礼  汉书·艺文志  著录  黄以周  周礼  孙子  左传  先秦 
描述:合编,称《武经七书》,作为考试武臣和钻研军事的必读之书,《司马》由此受到历代官方推重,一直流传至今。今本《司马》仍为3卷5篇,与《隋志》所录一致。
苏东坡养生七
作者:效华  来源:家庭医学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传》  养生  王安石变法  柳宗元  林语堂  司马光  食物残渣  去除杂念  受打击  而保护 
描述:。乐观开朗是养生的第一要素。 坚持散步 苏东坡饭后“散步逍遥,务令腹空”,活动了关节,促进了消化。 茶水漱口 据赵令畴《侯鲭录》载,苏东坡饭后用浓酽茶水漱口,食物残渣,“不觉脱去”。茶水漱口清洁了口腔,使病菌难以容身,从而保护了牙齿。一九九四年
应是具有最高效力的行为规范
作者:吴方正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行为规范  效力  适用范围  国家机关  法律规定  保证规范  制定规范  法律化  司法机关  法律规范 
描述:不同的。从理论上搞清楚这个问题在我国具有特别重大的实际意义。
苏东坡的“八面受敌”
作者:汪家熔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文学成就  杭州西湖  治学经验  王安石  疏浚  农村调查  眉山  苏轼  四人帮 
描述:坡是他后来的号,眉州眉山(现四川眉山县)人。他和他父亲苏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