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汤显祖遂昌诗文的审美价值
-
作者:王德兵 来源: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遂昌 遂昌 诗文 诗文 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
-
描述:汤显祖的遂昌诗文具有极其丰富的审美价值:贵生灵秀,寄情山水;会友畅道,意至情真;为文作曲,戏构人生。在诗文中透过他那清正爱民的施政风采,凸显出:遂昌秀美峻拔的自然风貌和诗情画意的民俗风情,诗人
-
梦思:审美至情体验
-
作者:邹元江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至情 审美体验 牡丹亭 杜丽娘 戏曲研究 生命历程 戏剧家 生命体验 邯郸
-
描述:汤显祖擅长造梦境,《紫钗记》、《牡丹亭》、《南柯梦记》和《邯郸梦记》皆以梦入戏,被称为临川四梦。汤显祖说:因情成梦、因梦成戏。这被明清以来的曲论者、戏剧家作了种种解释、阐发,今人总括而论,认为这两句话揭示了主情派戏剧家编织戏曲情节的奥秘,是我国古代梦学说中最重要的内
-
“杏花春雨江南”的审美意蕴与历史渊源
-
作者:程杰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杏花春雨江南 江南 虞集 渊源
-
描述:,還有文人世界的優雅情趣等豐富的審美體驗和深厚的歷史記憶。這些意蘊相互渲染、烘托,使之成為江南區域自然風光的經典寫照,獲得了中國傳統社會生活的文化符號意義。
-
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
-
作者:修海林 李吉提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欣赏 中国 高等学校 教材 音乐史 中国 高等学校 教材
-
描述: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
-
“最丑雕塑”评选本应是一次审美教育
-
作者:刘昌海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最丑雕塑”评选本应是一次审美教育
-
浅论王安石的诗歌审美心理及其嬗变
-
作者:刘文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歌 审美心理 意象 艺术思维
-
描述:审美心理是属于文艺心理学的范畴,它与作家的艺术创作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王安石作为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伟大诗人,其诗歌艺术创作的发展变化凸现出其审美心理及其嬗变,这一点鲜明地表现在王安石对审美意象选择
-
汤显祖尺牍的思想内涵与审美价值
-
作者:张啸虎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尺牍 思想内涵 审美价值 吏部 万历 诸言 张居正 戏曲创作 文集
-
描述:思沉。材无所不觉,法无所不比。远播于廖廓,精入于毫芒。极才情之滔荡,而禀于鸿裁,收古今之精英,而镕以独至。”看来是主要指他的散文作品而言,在这方面也有独特的贡献。他是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文风的重要人物之一,为公安派的先驱。清初陈石麟《玉茗
-
晚明审美思潮和散文美学
-
作者:吴文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美 审美范畴 袁宏道 “趣” 晚明散文 美学 “真” “性灵说” 唐宋散文 汤显祖
-
描述:明代中叶以后至晚明,和社会结构同步变迁的是,人的心理和审美心理结构。共同的审美心理和意识的汇合,遂形成为特殊的群体意识——审美思潮。晚明的审美思潮的有机表现方式存在于理论和作品中间。诚然,小说、戏曲
-
欣赏·必要的距离(戏剧审美通俗谈之二)
-
作者:冯健民 来源:陕西戏剧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欣赏 戏剧家 演员 杜丽娘 艺术家 观众 心理距离 汤显祖 欣赏者 物我
-
描述:布洛在一九一二年发表了一篇题为《作为艺术中一个要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的文章。在这篇有名的论文中,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审美要素--审美的心理距离。由此,他
-
乡土文学:一个独具审美特质的文种
-
作者:陈昭明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土文学 审美特质 现代意识 乡土精神 民族文化 二十世纪 刘绍棠 乡土作家 文化精神 赵树理
-
描述: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注视,评著相继问世,论文层出不穷。然而,在这样繁盛热闹的景观里,却出现一种相悖的现象:一方面对乡土文学既有宏观的勾勒,又有微观的透视;既作历史的探究,又予现时的论述。一方面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越来越使人困惑不安,这就是乡土文学这一概念本身尚未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论界说,缺乏对乡土文学概念的内涵意蕴和外延指向的科学限定,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