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发展应是教师专业标准的重要构成
-
作者:雷泓霈 来源:快乐阅读(中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专业标准 心理发展 教师发展 个人修养 乐观向上 调节情绪 平和心态 专业化
-
描述:当下,将教师发展提升到专业化、制度化层面,很有必要。可研读完三个专业标准,仅仅将心理发展归纳到了“个人修养与行为”板块中,“乐观向上、热情、有亲和力;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没有单列
-
宋代士人审美心理多元化的文化成因
-
作者:高杨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心理 陆九渊 宋代士人 多元化 文人士大夫 朱熹 士人精神 形成与发展 现实与理想 理学
-
描述:理学对于宋代士人精神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它既能协调士人精神中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又能使其各流派在学理轨道上互相掣肘。这样,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心理
-
王安石“儒体佛用”的心理探析
-
作者:艾晓玉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儒学 儒学 佛学 佛学 心理分析 心理分析
-
描述:对立,实则和谐统一,这为理解其复杂的哲学思想提供了心理学参考。
-
心理辅导应是灾后第一课
-
作者:李洪琼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理辅导 心理需求 地震 心理干预 安全感 心理创伤 学生 破坏 摧毁 思考
-
描述:毁。
-
以梦释戏的心理分析方法臆说--兼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方法比较
-
作者:郑传寅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弗洛伊德 心理分析方法 文艺创作 汤显祖 戏曲作品 心理过程 批评家 戏曲批评 戏曲创作 艺术思维
-
描述:提起梦与文艺创作的关系,我们首先会想到弗洛伊德。但只要稍稍注意一下我国古代的文艺批评就不难发现,汤显祖、谢肇淛等批评家早就提出了“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戏与梦同”等重要论断,王骥德、李渔等踵事增华,使这一方法在戏曲批评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
儒道互补人格:王安石和嵇康的比较心理传记学分析
-
作者:涂阳军 郭永玉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道家 人格 道家人格 儒道互补人格 比较心理传记学
-
描述:因素影响所形成的独特的人格特征。
-
梦幻:人类理想的戏剧表现形式《牡丹亭》的心理分析
-
作者:王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心理分析 心理分析 人类理想 人类理想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
-
描述:社会现实,但事实上传达了社会及人物心理的真实状况。因此应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来探究该剧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从而使得该剧对于西方读者和观众来说更为好理解和接受。 该剧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梦幻
-
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现实化应是增大消费需求的长远目标
-
作者:张莉花 来源:消费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心理与行为 现实化 长远目标 消费需求 消费心理 生活必需品 消费品 消费模式 消费潜力 消费行为
-
描述: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现实化应是增大消费需求的长远目标
-
汤显祖的想象与梅兰芳的矛盾表演 : 昆剧《游园》的心理分析
-
作者:骆正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 作品研究 戏剧艺术评论 心理分析 昆剧
-
描述:汤显祖的想象与梅兰芳的矛盾表演 : 昆剧《游园》的心理分析
-
生活应是一首诗——谈夫妻间的心理调适
-
作者:苏鸿启 来源:中国卫生画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理调适 丈夫 妻子 夫妻关系 婚姻问题 性格 “互动” 男主角 赞语 改进和完善
-
描述:婚姻的首要目的就在于改进和完善它。夫妻关系的心理调适最重要的就是情感调适,问题在于夫妻双方怎样主动。好的夫妻应该是对方内在潜力的发掘者,是使对方个性充分发展的引导者。本文以一个生动的例子精辟地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