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19)
报纸
(85)
会议论文
(1)
图书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75)
才乡教育
(17)
地方风物
(6)
地方文献
(5)
非遗保护
(1)
文化溯源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
(54)
2011
(20)
2010
(24)
2008
(18)
2007
(14)
2006
(15)
2002
(7)
1999
(3)
1996
(5)
1987
(5)
按来源分组
素质教育大参考
(2)
师道
(1)
上海教育
(1)
社会学家茶座
(1)
宋代文化研究
(1)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1)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浙江财税与会计
(1)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大学学报
士大夫阶层
国子监
地主阶级
《论语》
士人
向往
中央领导
切机
可持续发展教育
和谐发展
合同法律关系
俗话
祖国
培养教育
发展规划纲要
促进者
竞合模式
公立中小学
北京四中
科举改革
主阵地
学校
半军事化管理
分流教育
委托
士子
后悔
形象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学校科举制度】搜索到相关结果
275
条
简论王安石的考课法
作者:
郭志坤
来源:
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考课制度
理财
整顿吏治
人事制度
改革
科举制度
官员
农田水利
宋王朝
描述:
作县官
论至元、大德间诗风之转变
作者:
王忠阁
来源: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戴表元
平淡自然
诗风
陈与义
《四库全书总目》
《元诗选》
和会朱陆
科举制度
《瀛奎律髓》
吴澄
描述:
元代至元后期到大德间的诗坛,一变元初庞蔚豪宕的诗风,出现尚雅、尚已、重平淡自然等诸多风格并存的局面。这种诗风的转变,首先来自于至元到大德间朱陆和会的社会思潮以及自由、活跃的社会心理氛围的影响,其次得之于科举废止而带来的刺激,同时也和杂剧、散曲、散文的演变有着重要的关系。
艾南英及其散文理论与创作
作者:
邹自振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艾南英
散文理论与创作
陈子龙
前后七子
唐宋派
汤显祖
古文理论
科举制度
桐城派
归有光
描述:
艾南英及其散文理论与创作邹自振我国古代散文遗产是十分丰富的,然而我们文学史的叙述却显得贫乏,明末重要的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艾南英即是一例。不用说《辞源》、《辞海》没有“艾南英”辞条,就是建国后出版的几部文学史著作里,也仅仅是社科院文研所编著的三卷本略微...
韩国宋辽金西夏史研究概况
作者:
李锡炫
来源:
中国史研究动态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研究概况
研究成果
士大夫
经济史
韩国
科举制度
王安石
宋辽金
研究者
西夏史
描述:
一、导论1945年解放以后韩国历史学才开始正常的活动,但是实际上开始研究中国史是5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了。当时汉城和地方的有名大学陆续创办了史学杂志,这种活动一直持续到60年代初期。1965年11月拥有30名会员的东洋史学会正式成立,《东洋史学研究》也...
王安石与北宋的教育改革
作者:
严正敖
来源:
江苏教育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王安石
教育改革
科举制度
重要内容
改革教育
意识形态工作
江宁
南京市
抚州市
描述:
大刀阔斧地推行一系列“理财”、“整兵”的新法,同时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改革教育和
科举制度
就是这方面的重要内容。他在执政变法以前写的《上仁皇帝言事书》(即有名的《万言书》),是他后来实行变法
浅论北宋三次兴学运动的影响及失败原因
作者:
张西梅
来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兴学运动
北宋中后期
科举制度
经世致用
庆历兴学
范仲淹
王安石
三舍法
失败原因
社会转型期
描述:
学运动指的是:北宋仁宗庆历四年三月到五月三日由范仲淹主持的第一次兴学;第二次兴学是熙宁四年到元丰八年由王安石主持的;第三次兴学运动是徽宗崇宁元年到宣和三年由蔡京主持的.在历史上分别简称为“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崇宁兴学”.它们是为了革除北宋中后期科举和官学的流弊,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经世致用的人才而发动的,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正负两方面的历史影响.
历史难点精解(一)
作者:
陈伟国
来源:
中学文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民族关系
中央集权
经济文化交流
战国时期
科举制度
封建统治
民族融合
董仲舒
江南经济
描述:
际上是经济基础的变革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必然反映.百家争鸣这一局面在秦朝结束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政治的统一要求思想统一.
怀疑·思索·创新:语文创新教育初探
作者:
梁彦生
来源:
教育导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创新教育
王安石
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
科举制度
大胆怀疑
孔乙己
语文教学
求异思维
语文教师
描述:
怀疑·思索·创新:语文创新教育初探
略论宋朝科举制和王安石的教育、科举制改革
作者:
曹永忠
来源: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举制
王安石
科举考试制度
积贫积弱
官僚政治
教育
科举制度
《续资治通鉴》
范仲淹
进士科
描述:
略论宋朝科举制和王安石的教育、科举制改革
元明清文学学习指要(二)
作者:
宁百庚
来源:
内蒙古电大学刊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明清文学
杜丽娘
指要
汤显祖
人民起义
思想内容
清初至清中叶
文学主张
科举制度
贾宝玉
描述:
乱自上作”,“官逼民反”歌颂了起义的英雄。总结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教训——中国封建社会人民起义最终的失败是由于其不彻底性。二、《水浒传》反映了中国封逼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