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为例
-
作者:李鹭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夏商周 礼制 春秋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思想家 周礼 思想解放 历史 社会进步 命题
-
描述:一、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先导从历史上看,每一次社会进步都离不开思想解放。例如春秋时期,在夏商周礼制文化向何处去的关头,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就提出了“有生于无”的命题。他说自然界最伟大的法则就是“道”,而“道”的主要特点是“有生
-
隐秘而盛开的历史:蒋韵《行走的年代》
-
作者:王德威 来源:书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十年代 行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小说 故事 历史 时代 汤显祖 辩证性 海子
-
描述:以致最后把我
-
“天府之国”在古代并非仅指蜀地考
-
作者:朱明勋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府 蜀地 古代 《周礼》 《史记》 苏秦 战国策 关中
-
描述: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到了汉初,这种说法更为流行。如《史记》卷五五载张良语曰:“夫关中,左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卷九九载刘敬语曰:“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最早提出蜀地是天府之国者乃汉末之诸葛亮。《三国志·蜀志》卷五载诸葛亮语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这里的“益州”,主要是指蜀地。其后人们便逐渐称蜀地为天府之国了。如《晋书》卷八三载袁乔语曰:“蜀土富实,号称天府。”《南齐书》卷一五载:“益州镇成都起魏景元四年所治也……故诸葛亮云益州险塞,沃野天府。”同时,人们仍称关中为天府之国。如《晋书》卷三七载淳于定语曰:“关中,天府之国,霸王之地。”并...
-
古代官名的袭古性探析
-
作者:沈小仙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名 古代 《大唐六典》 《周礼》 王莽改制 历史文献 更替 御史 官制
-
描述:典》仿《周礼》等。二是文人喜用古称,以示风雅。[第一段]
-
“狱”最初是指什么?监狱在古代有哪些名称?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监狱 名称 古代 罪名 商朝 诉讼 出现在 周礼 司寇 圜土
-
描述:"狱"字最早出现在商朝末期,《周礼.秋官.大司寇》注:"狱谓相告以罪名者,狱从犬从言,两犬相啮必先相争,人之相争亦类是。故从犬犬相争必以言相争,而后有狱。"表示为防守因讼而被拘者之意。古代"狱
-
公务员的历史:古代的官吏选任制度
-
作者:暂无 来源:决策探索(上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务员考试 王安石 科举制度 古代中国 人事部门 考试内容 科举考试 法制社会 官员 西方国家
-
描述:近现代西方国家的公务员考试来源于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这个观点,自法国的伏尔泰等人首先论述以来,似乎已成公论。其实,即使是为了形象表述,并非恰当地将专制社会的官员比附为法制社会的公务员,古代的科举考试
-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历史
-
作者:暂无 来源:历史学习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中国 陕甘宁边区 选择题 王安石变法 阅读材料 国民党 五四运动 历史 中国古代 马克思主义
-
描述: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历史
-
《才子牡丹亭》对理学贤文的哲学、历史和文学批判
-
作者:江巨荣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文学批判 理学家 戏曲研究 哲学 汤显祖 爱欲 批评家 历史 王龙溪
-
描述:随口吟诵,形诸笔端。另一面又强烈地感到,两位批评家对《牡丹亭》涉及的诸多社会、思想、文化现象,如国家治乱,民族战争,文人
-
不肯为词:古代公文写作趣闻杂谈
-
作者:眭达明 来源:秘书之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文写作 《续资治通鉴》 杂谈 趣闻 古代 中华书局 王安石 宰相
-
描述:及除官,知制诰王安石疑辙右宰相,专攻人主,比之谷永,不肯为词,韩琦笑曰:彼策谓宰相不足用,欲得娄师德、郝处俊而用之,尚以谷永疑之乎!改命沈遘,乃为之词。——《续资治通鉴》卷五十九,中华书局1957年8月第1版第1449页。
-
历史中闪回着的黄袍——宋代的文运昌盛与书院文化勃然大兴
-
作者:李海燕 许小轩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文化 江书院 宋代 白鹿洞书院 闪回 江西 历史 陆九渊 大兴 理学
-
描述:经典.自己做了皇帝。这领加在武将身上的黄袍.从此被浓墨重彩地写进了史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