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巩《墨池记》鉴赏
-
作者:王水照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道德修养 仁人 临川 书法成就 新城 书法家 学习 张芝 题外
-
描述: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
雨丝风片过临川──田汉两次访抚纪闻
-
作者:吴林抒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红松林 临川文化 莎士比亚 《牡丹亭》 杜丽娘 江西省 罗密欧与朱丽叶 戏剧家 文化产业
-
描述:雨丝风片过临川──田汉两次访抚纪闻吴林抒田汉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戏剧家。他极力推崇明代的汤显祖,为保护有关汤显祖文物,兴建王茗堂池馆曾经两次来抚州。1959年4月16日,田汉在石凌鹤陪同下从瑞金来临川
-
《游褒禪山记》浅析
-
作者:郜俊兰 蔡斌芳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改革 褒禅山 王安石 自然段 政治才能 作者 临川 借物言志 宋仁宗 文学家
-
描述: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地方官职,使他有机会接触人民,了解人民的疾苦。在他任职的地区内,实行了一些政治改革,做出了卓著的成绩,显示了他的政治才能,逐步树立了实行变法的志向。嘉
-
《游褒禅·山记》浅析
-
作者:杨开达 来源:昆明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王安石 作者 方式方法 北宋 积贫积弱 自然段 十七年 宋仁宗 临川
-
描述:主张。公元1058年,王安石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如不改弦易辙,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
-
曾巩《墨池记》与中国书法史论
-
作者:蒋星煜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墨池记》 王羲之 中国书法 临川 史论 谢灵运 信然 初钻 张芝
-
描述:来,我对曾巩的兴趣迄未稍减,
-
新发现的晏殊散文《义方记》
-
作者:涂木水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发现 晏殊 散文 欧阳修 《论语》 《礼记》 周敦颐 元献 全宋文 江西省
-
描述:新发现的晏殊散文《义方记》
-
梅花香自苦寒来:记赣剧领军人物陈俐
-
作者:张霞客 来源:大江周刊(焦点)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中国戏剧 江西省 汤显祖 获得者 南昌大学 中国戏曲 梅花奖 牡丹亭 演出
-
描述:22岁成为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最年轻的获得者;31岁获得文化部最高表演奖"文华奖";2009年她被评为法国巴黎中国戏曲节最佳女演员,使赣剧蜚声海内外,引起国际戏剧界的瞩目。三次逾越,让她成为赣剧的标签与领军人物;也让她与赣剧缠绕在一起,相知相依、不离不弃……
-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新释——《滕王阁序》注释质疑
-
作者:杨卓 来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 《滕王阁序》 注释质疑 王羲之 新释 谢灵运诗 曹植 典故 曾巩 内史
-
描述:宋代颍阴(今河
-
《游褒禅山记》备教策略
-
作者:赵谦翔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学习态度 重点班 普通班 学生 分析策略 文言文 石钟山 王安石 艺术手法
-
描述:学情分析策略我所教的两个班,一个是重点班,一个是普通班。两个班的成绩均分相差一般在9分左右。但造成差距的原因不在于智商,而在于情商,亦即学习态度。重点班学生绝大多数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老师
-
语文课要让学生乐于说
-
作者:曾秋月 来源:教育导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 口语训练 说话能力 课前五分钟 语文新大纲 语文教学 王安石 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
描述: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