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95)
报纸
(82)
会议论文
(5)
学位论文
(4)
图书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4)
红色文化
(5)
地方风物
(3)
地方文献
(3)
才乡教育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
(35)
2013
(8)
2011
(20)
2010
(13)
2009
(13)
2006
(3)
2005
(2)
1998
(4)
1997
(4)
1986
(7)
按来源分组
领导科学
(2)
法治
(2)
环境
(1)
运城日报
(1)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1)
中国校外教育
(1)
中国公共安全(政府版)
(1)
党建文汇:上半月版
(1)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中国铁道出版社
(1)
相关搜索词
务虚
共产党人
文集
君相关系
国有经济
大系统
基础
周期
地方政府
喇叭
夏国
党旗
中国
国有企业党组织
物流控制
合议庭
存在基础
商业街
商品经济
婚姻关系
三个方面
大学士
太阳
参知政事
党的建设
司马光
失落
士大夫
列宁主义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党的执政基础】搜索到相关结果
174
条
吴宏斌:与
党
同心与十二五同行
作者:
邢玲
来源:
益阳日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邢玲 “今后5年,益阳民盟将紧扣‘与
党
同心,与十二五同行’这一主题,扎实推进政治共识行动,助推科学发展,尽职尽责履行参政党职能。”7月29日,中国民主同盟益阳市第五次代表大会闭幕,吴宏斌
党
和群众应是领导与监督的双向关系
作者:
田建业
来源:
党政论坛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广大人民群众
重要条件
组织领导
毛泽东同志
马克思主义
思想
劳动人民
客观实际
描述:
本文想就改善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条件,即加强对执政党的监督问题谈一些看法。毛泽东同志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但是,后来由于“左”的思想的
党
报人应是具有先进文化素养的文化人
作者:
马汉
来源:
江南论坛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素养
先进社会生产力
精神文明建设
党报
弘扬先进文化
记者队伍建设
新闻采访实践
思想道德素质
生产力发展要求
现代管理机制
描述:
党
报人应是具有先进文化素养的文化人
农村
党
支书应是“四个五”干部
作者:
白玉明
来源:
中国老区建设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村
党
支书
农村经济
村干部
小康社会
公仆精神
描述:
今年,在革命老区榆社、左权、黎城、武乡四县考察工作时,了解到四县的贫困状况还没有彻底改变。2000年这四个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200元,是当年全国人均水平的46%,是山西人均水平的63%。年人均纯收入624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20%-30%。要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困难不
党
的好干部 人民的好公仆
作者:
尹计萍
来源:
政府法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干部
公仆
人民
信访局
公务员
王英
部队
同志
描述:
党
的好干部 人民的好公仆
做让
党
放心人民满意的领导干部 我省对新提拔省管干部进行
党
作者:
暂无
来源:
云南日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记者 张雪飞)为教育新提拔的省管干部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清清白白做官,做让
党
放心人民满意的领导干部,我省对他们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履职能力培训。昨日,培训班开班仪式
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相适应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
基础
作者:
钱国光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相适应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
基础
经济责任审计史论:以《周礼》和简牍为
基础
作者:
李孝林
赵小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
依法审计
考核制度
问责机制
描述: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独创,由来已久。依据《周礼》和秦汉简牍,从依法审计、考核制度、问责机制等方面论证我国汉代以前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发展过程。
治心与治道——王安石的政治思想及其哲学
基础
作者:
卢豪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政治哲学
哲学思想
思想
政治思想
社会治理
治道
治心
和谐
秩序
描述:
浑然一体,互为表里,系统严整,史称荆公新学。梁启超在《王安石传》中,盛赞“荆公之学术,内之在知命厉节,外之在经世致用。凡其所以立身行己与夫施于有政者,皆其学也”。王安石的哲学思想以接续孔孟之道为己任,以内圣外王为基本框架,在恪守儒家本位的基础上,融通佛老,兼采诸子,学术特征以天道心性义理为主旨,它是第一个成功地取代汉唐注经之学的义理之学。王安石的政治思想超越了当时传统的儒家政治思想,他用“心”“意”解经,直承先王之道,勾画出“三代之治”的理想社会;在治心上,他采取“三步走”的策略,主张“一道德而同天下之俗”,来统一人们的心灵秩序;在治道上,他的“三不足”变革之道,震动了当时统治阶级的保守派,成为其随后推动变法改革运动的纲领;在致思理路上,王安石以“九变而赏罚可言”来建立政治宪纲,阐明一种推天道、治心性、明人事的思路,使其政见高出同辈,独步一时。荆公新学博大精深,虽不能将王安石的哲学思想主要问题简单化约为政治问题,但王安石哲学思想里明显而强烈地蕴涵着政治向度,在实践上它为治道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 本文从政治哲学的视域(即治心与治道)来剖析王安石的学术思想,来重新认识九百多年前那场变法改革运动背后的深层理论结构,来把握哲学与政治变革相推相当,交融互动的过程,来厘清经学、玄学、佛学向宋明理学过渡中的这一承上启下的思想脉络。文章最后总结出王安石的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的关系及其理论价值,即王安石用哲学的方式来思考和探索政治问题,他所追求的公正、合理的“大中至正”之道和公平、理性的人本秩序,以及“大有为”的理想抱负,对当时乃指后世都产生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夯实基层
基础
提升维稳能力
作者:
张翔
韩琨
马兆辉
来源:
铜川日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夯实基层
基础
提升维稳能力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