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略论儒家心学对道德主体的论证
作者:刘宏斌  来源: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主体  儒家心学  道德情感  理想人格  陆九渊  道德实践  王阳明  道德根源  道德认识  儒家哲学 
描述:略论儒家心学对道德主体的论证
儒家“良知”学说的历史价值及现代意义
作者:苗润田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价值  是非之心  儒家学者  孟子  儒家伦理  陆九渊  道德观念  个人利益  道德行为  社会生活 
描述:什么是“良知”?人有“良知”吗?如果有,它又是怎样产生的?人的“良知”是否一样?“良知”的本质和作用是什么?这是儒家“良知”理论所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有些也是我们今天应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熙宁之争与儒家教化主旨变迁刍议
作者:张雪红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熙宁之争  司马光  王安石  理学  教化主旨 
描述:话语系谱中,确能曲折地反映出传统新儒家教化主旨的深刻变迁.
清初儒家基督徒刘凝思想简论
作者:肖清和  来源:史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凝  基督徒  思想  信仰 
描述:化及其主要原因。
陆九渊独立型人格思想的现代价值
作者:章国平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人格思想  现代价值 
描述:具有主体意识仍然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王安石的人格精神及其对散文创作的影响
作者:张三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人格精神  人格精神  散文  散文 
描述:服其精妙。”(《宋史·王安石传》)宋人魏了翁道:“以元祐诸贤,号与公异论者,至其为文则未尝不推许之。”(《笺注王荆公诗》)可见即便是个人政治立场互异,其崇高的人格品行和文学方面的造诣仍为时人及后人
眼空千里独立一时:徐渭人格
作者:刘彦君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四声猿》  《徐文长传》  袁宏道  《歌代啸》  《万历野获编》  《雌木兰》  墓志铭  《女状元》  人格理想 
描述:眼空千里独立一时──徐渭人格论刘彦君戏剧在明代的历程步履唯艰。此时的剧坛,日后无比璀璨的文人创作园地还象浓雾晨星一样寥落。一位戏剧家登临家乡的会稽山顶,面对气色远古,混沌未分的苍茫山峦,慨然仰叹,引
狂斐之章--汤显祖的人格精神和理想
作者:邹元江  来源:东方文化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家  生平事迹  中国 
描述:狂斐之章--汤显祖的人格精神和理想
作家应是怎样的人?——作家人格漫议
作者:王光东  来源:山东文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家人格  戴维·洛奇  文学创作  当代文学  文学思潮  艺术手法  人格建设  文学史  艺术作品  技术层面 
描述:人格素质问题,因为最终艺术作品的质量和境界取决于作家的人格精神的气度与境界的高下。这是一个看似浅显、实际上却是根本性的问题。本期王光东和谭好哲两位理论家的文章,分別从作家人格建设的期待与方向,以及当下
陆九渊独立型人格思想的现代价值
作者:章国平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人格思想  现代价值 
描述:育国民人格具有主体意识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