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古人改笔笑
作者:曾昭安  来源:时代青年(上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黄庭坚  客观事物  苏州  流传  秀才  作文  唐代诗人  修改  杏花村 
描述:,一鸟不鸣山更幽”。王安石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去看待客观事物,把诗句改得韵味全无,无怪乎黄庭坚讥笑他是“点金成铁”。 相传,古时苏州有个秀才,善诗工文。一天晚上,皓月当空,秀才触景生情,即兴作了一首咏月诗。适逢太守来访,秀才请他修改。当太守看到“一轮明月照苏州”一句时,便说:“偌大的月亮,如何只照苏州,不照别处?”于是便在“苏州”后面添上了“无锡等地”四个字,变成为“一轮明月照苏州无锡等地”。这位太守根本不知诗为何物,无知妄说,弄得秀才啼笑皆非。此事传出去,闻知者无不大笑。 苏轼写的《古史》,即对《史记》所作的修改,有不少是因为苟简而顾此失彼的败笔。例如《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写道:“母,韩女也。樗里子滑稽多智。”《古史》却说:“母,韩女也,滑稽多智。”删去三字,语意不明。再如:“甘茂者,下蔡人也,事下蔡史,举,学百家之说。
乐钧《耳食》与道教
作者:刘婧芳  来源:晋中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钧  《耳食  道教  明清 
描述:个人经历、交友与所处时代环境的结合让乐钧产生了道教情结,并反映在他的小说《耳食》中,且道教文化对《耳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体现作者的儒道结合思想,而且为小说提供了丰富奇幻的意象,为小说增添了
刘凝与《觉斯
作者:李真  来源:国际汉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凝  《觉斯  护教著作  儒家  佛教  天主教 
描述:外人物,但也不乏一些被历史所湮没的普通民众。本文所要介绍的就是一位平凡的江西学人刘凝,以期能通过考察刘凝的生平、著作和他与传教士的交往,重点分析和研究他的护教著作《觉斯》,探求奉教的中国中下层儒家
《耳食》故事来源探究
作者:欧阳伟华  来源:凯里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钧  耳食  故事  探究 
描述:乐钧是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诗人,其词和骈文功力也不凡,在乐钧的作品中,其文言小说集《耳食》足可以与其诗文相媲美。在《耳食》中,作者或以传奇志怪,或以笔记志异,表达自己丰富的感情和对社会
乐苑史迹 向生音乐学研究文集
作者:向延生  来源:山东文艺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研究  中国近代  文集  音乐史  研究  现代  文集 
描述:乐苑史迹 向生音乐学研究文集
新《水浒》回应是拍不是停拍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新《水浒》回应是拍不是停拍
杨炳书法“古韵焕彩”耀巴黎
作者:梁霓霓 李霏  来源:太原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杨炳书法“古韵焕彩”耀巴黎
开宋词风气之先的关键人物:冯
作者:张自文  来源: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词  关键人物  欧阳修  晏殊  温庭  唐五代词  愁情  疏淡  文人词 
描述:的人物而李四是次等重要性人物,此为文学发展的偶然现象。一般治词史者对唐五代词至北宋词的发展之必然规律
试论晏殊词对冯巳词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许晓云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艳情词  艳情词  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  词境  词境 
描述:由于创作目的和创作环境以及身份的相似,晏殊词某些方面继承了冯巳词的创作方法。但由于各自不同的经历与性格,他们的词又呈现出不同的一面。本文将从艳情词、忧患意识、词境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巳、晏殊词异同辨
作者:胡淑慧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词风  艳情 
描述:巳、晏殊是词体发展史上两位重要词人,且其词风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脉相承的关系。《阳春集》、《珠玉词》基本属于酒席文学,采用花间词所肇始的艳情题材。但二人艺术个性同中有异,表现在情感基调和深层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