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浒湾
-
作者:刘国芳 来源:山东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铺街 柿子 王安石 石街 抚河 临川 篮子 读书 老人 乾隆皇帝
-
描述:艾婆去浒(音xu许)湾卖柿子。艾婆住在临川石街,石街在抚河边上,浒湾也在抚河边上。但浒湾在那边,石街在这边。艾婆去浒湾要走四、五里路,到王家渡过渡。过了渡,就到抚河那边了。那边也不是浒湾,要到浒湾,还要走十三、四里路。这样算起来,从石街到浒湾,有十七、八里路。
-
从“阿云之狱”看北宋变法之争
-
作者:赵晓耕 赵启飞 来源:中国人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宋神宗 自首 变法 北宋 刑法志 皇帝 杀伤罪 司法官员
-
描述:将要审问她的时候,她供认了犯罪事实。此案因属于性质严重的命案而被逐级上报。
-
一块玉牌中的民俗文化
-
作者:尹钊 刁海军 张继超 来源:收藏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俗文化 王安石 鉴赏价值 玉器 收藏 艺术品 座右铭 审美 变迁 材质
-
描述:不论朝代怎样变迁,玉制品的凝重,玉材质的通灵,始终是人们审美追随的对象。君子比德于玉几乎成为历代中国人修生养性的座右铭,也由于玉器集艺术和财富于一体,因而它也是极具收藏和鉴赏价值的艺术品。
-
联语中的历史人物
-
作者:陈正贤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人物 联语 苏轼 武则天 对联 上联 杨贵妃 张良 王安石 韩信
-
描述:以对联的方式来评价人物的一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本文收集的这几则联语,颇有味。追述人物的生平经历,评说人物的事业功绩是一些哀挽联、祠庙联、陵寝联、故居联经常出现的内容。这类对联,写得好的常常能将人物的生平事迹用寥寥数十字表达出来,所谓人生尽在一联中,让人读后印象深刻。
-
名人造字拾趣
-
作者:暂无 来源:青苹果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武则天 王安石 使用过程 汉字 劳动人民 刘半农 专家学者 唐代 第三人称代词 文学家
-
描述:我国的汉字,绝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并由专家学者经过整理、定型而通用的。但也有少数的汉字,是在特定的情况下,由历代名人创造而成的。●宗秦客造"曌"字"曌"字是唐代武则天的名字,但并不是武则天所造。相传"曌"
-
沈柔坚与出版情缘
-
作者:陈炳 来源:出版史料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柔坚 辞海 辞书出版 王安石 中国美术 主编 修订者 伍蠡甫 上海市 意见
-
描述: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前身是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诞生五十周年的日子里,我回忆起众多与《辞海》相关的风流人物,首先写出在十年前逝世的一位风流人物沈柔坚。
-
“一水间”的“间”该读第几声?
-
作者:章承董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间” 《泊船瓜洲》 小学语文教材 教学参考书 代表作 王安石 四声 教师
-
描述:《泊船瓜洲》是北宋王安石的代表作,多种小学语文教材均将它选入。然而经常有教师反映,不知道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的间该读第一声还是第四
-
给梅花的一封信
-
作者:暂无 来源: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王安石 教育 凋零 开放 寒冷 咏梅诗 成就 坚持 我国古代
-
描述:美丽的梅花:你好!我非常敬佩你,每当百花凋零时,而你却独自开放,你是那么的坚强,那么勇敢。你不怕冬天的寒冷,为人们在冬天送上一份清香,每当我看到你就想起了妈妈教育我的一句
-
课程改革:呼唤教学理性的回归
-
作者:陆安 来源:教育情报参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学理性 回归 课堂教学 中华民族 耐人寻味 王安石 教师
-
描述: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不少教师牢牢地树立了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而不懈努力的意向,正如王安石所言,“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本轮课程改革的困难
-
《汉语大词典》词条(初稿)选登
-
作者:暂无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水浒传 吕氏春秋 后汉书 孟子 红楼梦 高诱注 孔颖达 王安石 司马相如
-
描述:予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