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89)
报纸(1541)
图书(28)
会议论文(17)
学位论文(1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256)
地方文献 (47)
红色文化 (34)
才乡教育 (17)
地方风物 (17)
宗教集要 (11)
非遗保护 (5)
文化溯源 (4)
按年份分组
2012(310)
2010(474)
2007(131)
2003(63)
2000(79)
1995(71)
1994(44)
1993(44)
1992(28)
1983(43)
按来源分组
文艺理论与批评(20)
中国档案(4)
文谭(2)
小学生作文向导(1)
新课程(综合版)(1)
党史文汇(1)
新闻爱好者(1)
三角洲:校园文学(1)
新青年(1)
农民画报(1)
曲律文采俱工,案头场上两擅(上)-论吴梅的《霜厓三剧》
作者:王卫民  来源:戏曲艺术(北京)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曲律  传奇杂剧  作家  湖州  义士  汤显祖  创作实践  舞台演出  戏剧冲突  矛盾冲突 
描述:吴梅先生是近代最突出的杂剧传奇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风洞山》、《湘真阁》(原名《暖香楼》)、《轩亭秋》、《镜因记》、《落茵记》、《双泪碑》、《无价宝》、《惆怅?》(含《杨枝妓》)、《湖州守》、《国香
浅谈王安石对传统词的改革
作者:郭瑞林  来源:湘潭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政治改革  《全宋词》  北宋中期  范仲淹  唐圭璋  散文  临川  补遗  作家 
描述:是,我们论定一个作家的成就和影响是不能单从数量着眼的。南唐李璟传世的词只有四首,北宋范仲淹只有六
惩恶扬善,尚朴求真:略论明代无名氏传奇的审美特征
作者:金宁芬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名氏  传奇作品  汤显祖  审美特征  惩恶扬善  戏剧  作家  剧目  阶层  姓名 
描述:无名氏作者,由今存作品(存全本者约四十,存散出、佚曲者约八十)及有关记载
也谈吴炳晚节
作者:王染野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  晚节  士大夫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牡丹  江苏宜兴  好官  作家  戏曲家 
描述:吴炳,江苏宜兴人,是我省明代末年一位重要的戏曲作家。所作《西园记》、《画中人》《疗妒羹》《绿牡丹》及晚出的《情邮记》,合称为《粲花别墅五种曲》,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优美的剧作。吴炳一生为官
十八岁的文化使者
作者:郑恩波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外国留学生    辅导员工作  社会工作  使者  文化  中文系  大学生  北京大学  作家 
描述:郑恩波新著《传》即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征得作者同意,本刊先选用其中的一节,以飨读者。望各出版社把即将出版新书的短小精采章节寄给我们,供选用.
激怒周瑜
作者:王意如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诸葛亮  《三国演义》  周瑜  汤显祖  英雄时代  曹操  原生性  东吴  作家  情感系统 
描述:《三国演义》所表现的是一个鄙视两性关系的英雄时代,但《三国演义》中又不时涌动着原生性爱欲的巨大力量。正如明代另一位杰出的作家汤显祖所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从根本上说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词一首赏析
作者:齐昌人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重要地位  晚唐五代  江西省  宋仁宗  北宋  浣溪沙  疏淡  自然现象  作家 
描述:但不流於輕倩、浮薄。他的詞,風格上既吸收“花間”詞人溫庭筠的穠艷華美、韋莊的疏淡明秀,也深受南唐馮延巳的影響。
意义的诱惑与形而上的陷阱——我看王英琦散文近作
作者:黄书泉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英琦  散文创作  哲学思考  终极价值  哲学气质  内宇宙  陷阱  文学创作  创作特色  作家 
描述:语言,赢得了众多读者的赞誉。而其中作者着墨最多、主观情感投入最
房事之二
作者:阿丁  来源:新经济杂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五十年代    火炉子  恰如其分  作家  情报工作  庄园  植物园  房子  文革 
描述:一片天地。这片天地是在五十年代初用2000元的稿费购得的,当时在文坛很是轰动,而后因他被打成右派,文革期间饱受了一番灾难,买房子的事也成了他的"材料"之一。那
白杨同志故乡行
作者:万是侬  来源:文史月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乡    文学  家乡  作家  芙蓉  印象  白杨  编委  一行 
描述:1980年10月,著名电影演员白杨、著名作家等一行,应湖南《芙蓉》文学丛刊编委邀请来湘讲学。在湘期间,白杨同志专程回故乡汨罗探亲,县委安排我(时任中共汨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负责接待。在短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