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13)
报纸(68)
学位论文(28)
图书(8)
会议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12)
地方文献 (6)
地方风物 (3)
按年份分组
2014(102)
2013(50)
2012(52)
2011(62)
2009(36)
2007(42)
2006(32)
2004(19)
2003(14)
1998(18)
按来源分组
新商报(4)
小读者(1)
素材视野(1)
快乐语文(1)
教育导报(1)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1)
天天爱学习(六年级)(1)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1)
天天爱学习(二年级)(1)
做人与处世(1)
几道词中的恋人形象及恋情情结
作者:李鼎荣  来源:零陵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道词  情情  《小山词》  词人  歌女  长短句  “梦”  胀起  浅情  男女恋情 
描述:气格纤弱,充满了梦呓与痴语,但显得比较清雅、纯正,更为重要的是,几道借助自己的词作,揭示出人性与情感的复杂内涵,这对当时“存天理,去人欲”的美学思潮在客观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冲击.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几道词《临江仙》赏析
作者:齐昌人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雨燕  落花  生卒年  代表人物  几道词  宋仁宗  宋初  幼子  宰相 
描述:,只当过颖昌府许田镇监一类的芝麻小官,坎坷一生,晚景十分凄涼。遗作有《小山词》,存词二百余首,大多是感伤沉郁的抒情小令,题材比较狭窄,但写得感情真挚、清新浓郁。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他的杰作《临江仙》词:
几道词创作主体介入与情感流向的定量分析
作者:何雅茹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道    定量分析  主体介入  情感流向 
描述:创作主体真情实感的介入及其情感的复杂多维变化,是词史演进的重要标志。北宋词史上,参与词体开拓者众多,其中,几道将其独特的生活和情感经历纳入词中,情真意切;同时,其词的情感一味沉入,无意超脱
对李清照《词论》批评、欧、苏三家的理解
作者:胡学琦  来源: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词论》    欧阳修  苏轼  文学批评 
描述:本文分析了、欧阳修、苏轼三人不程度不等的“以诗为词”现象,论证李清照《词论》中“皆句读不葺之诗耳”是对、欧、苏三人的批评,从而否定有的研究者认为清照此语仅是对苏轼一人的批评的结论。
情爱的伤逝之歌——几道、吴文英恋情词比较
作者:蒋晓城 张幼良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道  吴文英  恋情词  伤逝  比较 
描述:北宋词人几道与南宋词人吴文英的恋情词源于他们相近的恋情生活和伤痕心理。在表现方式上同以追忆和梦境为主 ,但梦窗词显得更复杂更深隐。在情感特征上具有相同的真挚伤感 ,既有恋情的 ,又有身世际遇
异中有同的取向 同中有异的蕴涵——试论柳永、几道的名利
作者:孟弘  来源: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风格  名利      情爱 
描述:柳永与几道是宋代词坛上两位著名的词人。他们在对待名利、情爱以及风格等方面既有差异,又有相同之处。柳永开创了以俗为美的“屯田蹊径”,几道奏响了以雅为宗的“小山遗风”。
真纯·善感——论几道与纳兰性德词心之相似
作者:龙慧萍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道  纳兰性德  词心  相似 
描述:从宋代词人几道和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生平经历及主要作品中可以归 纳出二人“词心”的相似——真纯、善感,因此二人词风也多有相似之处,即皆以真切取胜。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几道与冯延巳词比较
作者:张晓宁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道  冯延巳    伤感情味  江西词派 
描述:南唐冯延巳与北宋几道都是著名的词人,他们的作品有许多相似之处,均带着浓重的伤感情味,而且这种伤感都表达得很含蓄,很委婉。其中可能的原因在于:他们同属江西词派;他们的心境相似;他们的性格中有许多相通
沉醉岂能换悲凉:说几道《阮郎归》
作者:刘耀业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道  故乡  小山词  天边  写作背景  代表作  字长  人情  疏隽   
描述:论者多据天边金掌一句,认定
几道[诉衷情]组词末首题旨辨析
作者:刘化兵 宋祥双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道  几道  [诉衷情]  [诉衷情]  题旨  题旨 
描述:几道[诉衷情]组词之第八首,孙望、常国民主编《宋代文学史》、王根林校点《小山词》以及覃媛元撰《几道年谱》中,皆把它理解为表现时事政局的词作,覃撰《年谱》中更判定它是伪作。其实,该词并非表现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