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曲意诸家说
作者:沈达人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艺术形象  思想内涵  《邯郸》  戏剧家  汤显祖  潘之恒  杜丽娘 
描述:什么是曲意?我以为是指一出戏通过它的一系列艺术形象——尤其是主要艺术形象所表达的或深或浅的思想内涵。关于《牡丹亭》的曲意,汤显祖本人已有提示,作者在《牡丹亭·题词》中就说过:
牡丹亭》下场诗之"集唐"
作者:刘绍颖  来源:剑南文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下场诗  下场诗  集唐  集唐  明后期  明后期  中晚唐  中晚唐 
描述:"集唐"作为明清传奇里下场诗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其中不乏画龙点睛之作,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汤显祖所作<牡丹亭>中的下场诗.通过对<牡丹亭>下场集唐诗的简要介绍,分析汤显祖创作时受到的明代后期文化思潮
牡丹亭》叙事艺术的美学特征
作者:崔晓燕  来源:戏剧丛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叙事艺术  美学特征  戏曲评论  汤显祖  明代  艺术构思 
描述: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的盛况。诚然,[第一段]
牡丹亭》文化意蕴的多重阐释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钱华  《〈牡丹亭〉文化意蕴的多重阐释》  汤显祖  故事情节  审美意义  悲剧性  二重人格心理意象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以其虚幻复合的艺术情境与丰厚奇特的文化意蕴,历来引起人们极大的审美兴趣,面对这样一部经典名著,任何一个固定的视点都容易造成对作品的遮蔽。钱华在《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上发表同题
论《牡丹亭》中的杜丽娘
作者:赵霞  来源: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戏剧  封建礼教  封建伦理道德  叛逆者形象 
描述: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一部杰出的作品。它通过女主人公杜丽娘为情而死,又因情而生的浪漫主义情节,反抗束缚人的个性、扼杀人的正常感情和欲望的程朱理学,揭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性和残酷性。它表现
挥毫“游园梦”水墨《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水墨  水墨  游园惊梦  游园惊梦  昆曲艺术  昆曲艺术  中国美术  中国美术  美术馆  美术馆  汤显祖  汤显祖  中国画  中国画 
描述:戏剧绘画大师潘裕钰先生在爱慕美术馆展出了其创作的昆曲《牡丹亭》之游园惊梦的主要情节形象绘画。此次名为《游园惊梦——潘裕钰昆剧人物画艺术展》以中国画手法再现了汤显祖的名剧《牡丹亭》的重要篇章,在他
汤显祖《牡丹亭》处置式考察
作者:康芸英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处置式  处置式  考察  考察 
描述:加复杂,处置式、使成式、被动式等不同句式结合使用。
从《牡丹亭》透视汤显祖的情感追求
作者:赵琳娜  来源:科教文汇(上旬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真情  真情  至情  至情  时代意义  时代意义 
描述:本文通过对《牡丹亭》情节及杜丽娘形象的简要分析,论述了汤显祖对真情和"至情"的热烈追求,并分析了汤显祖"真情"说的思想渊源及时代意义。
重释《牡丹亭记题词》
作者:李思涯  来源:淡江中文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记题词  情与理 
描述:重释《牡丹亭记题词》
“汤显祖与《牡丹亭》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哲研究通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显祖与《牡丹亭》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