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577)
报纸(2024)
学位论文(117)
图书(63)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09)
历史名人 (897)
宗教集要 (3)
地方风物 (2)
非遗保护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543)
2013(330)
2012(581)
2011(439)
2010(477)
2009(432)
2008(479)
2007(305)
1987(24)
1981(28)
按来源分组
中国文化报(62)
光明日报(32)
文化交流(13)
艺术教育(10)
新华航空(7)
商业文化(3)
世界遗产(3)
烹调知识(1)
瞭望东方周刊(1)
中国盐业(1)
编剧技巧漫谈
作者:李之华  来源:剧本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玉茗堂派  中国戏剧史  玉茗堂四梦  戏曲史  代表作  作品  牡丹亭  柳梦梅  杜丽娘 
描述:《拜月亭》《杀狗记》,即所谓“荆、刘、拜、杀”四大传奇,下启所谓“玉茗堂派”诸大家的戏剧作风,在中国戏剧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名著,写成于明万历廿六年(一五
碧山流歌古风淳:2010遂昌汤显祖文化·劝农节散记
作者:孟昵娜  来源:今日浙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遂昌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俗文化  牡丹亭  传统文化  民间艺术  昆曲  杜鹃红  十番 
描述:绵延不绝的群山有着道不出的神秘,苍翠欲滴的林海随风轻舞,云雾如丝如缕轻绕山头,杜鹃红白相映点缀林间,溪水欢快地吟唱着小曲,梯田错落有致嵌于山间……遂昌这些
杜丽娘之梦的文化内涵
作者:金沙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母题  叙事文学  基本模式  女子  汤显祖  时代变迁  固有模式  文化内涵 
描述:才子佳人,是中国叙事文学的核心母题之一。从诗经时代直至今日,才子佳人的定义虽随时代变迁有所不同,然其男女婚爱基本模式始终不脱小姐花园订终身,公子落难中状元的固有模式,《牡丹亭》亦不出
《拾画》、《叫画》
作者:辰辰 程十发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梅  阴阳两界  汤显祖  牡丹亭  后花园  寻梦  自画像  太湖石  传奇  杜丽娘 
描述:《拾画》、《叫画》出于明汤显祖传奇《牡丹亭还魂记》,演南宋南安太守杜宝之女丽娘游园之后,梦中与书生柳梦梅欢好,醒后相思成疾,悒悒而终。地府判官怜其痴情,准其魂魄夜间出入阴阳两界,找寻梦中可人。三年
坂东玉三郎和昆曲艺术的普世价值
作者:郑培凯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演艺术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日本歌舞伎  昆曲艺术  中国传统戏曲  舞台演出  演员  离魂 
描述:一中国传统戏曲的作者一般都是文人,拍曲填词,以锦绣文章编出一段悲欢离合的故事。可是表演的人,往往不是来自社会上层,而是出身低贱的职业演员,经常在上层精英社会的娱乐场合演出。明清以来,家乐的传
三更有梦书当枕
作者:彭拥华  来源:思维与智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  汤显祖  女子  学生时代  牡丹亭  女作家  衰老  写作  青葱  皮肤 
描述:我还依稀记得自己如梦懵懂的学生时代,青葱美丽的少女年月。依然觉得自己面容年轻,皮肤光洁,但不知不觉中却已为人妻为人母,我已是一个8周岁男童的妈妈。酷爱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名句,则为你
宗教生命:作为莎士比亚历史“他者”参照的汤显祖:杜丽娘与朱
作者:蓝凡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杜丽娘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性爱  宗教改革运动  他者  精神世界  世俗化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还魂记》完成于1598年,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完成于1595年。《牡丹亭》是汤显祖的晚期作品,却是他一生创作中最伟大的传奇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
从随俗到雅化:明清戏曲中"集句诗"的文学史意义
作者:杨经华  来源:飞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戏曲  雅化  明清传奇  牡丹亭  长生殿  中国古典诗歌  明代戏曲  汤显祖  诗学  宋代 
描述:以来,集句一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历代文人展示才华的诗体.
论《红楼梦》中的戏曲及曹雪芹的文学观念和悲剧精神
作者:高永江  来源: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曹雪芹  悲剧精神  文学观念  西厢记  牡丹亭  中国古典戏曲  汤显祖  小说  戏剧活动 
描述:,重大事件(如元春省亲)等等,还有小说的人物在各种日常生活中提到看过听过的戏曲曲目,一共有三十几部戏,其中有《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长生殿》等优秀剧目。
割尘情于绮语,发妙想于灵心:“意趣神色”的意义解析
作者:杨宝春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创作  机趣  作者  牡丹亭  作品  人物形象  自然  声律  音律 
描述:作为明代最有影响的戏剧家,汤显祖的作品数量并不很多,但其"临川四梦"却都各有意趣、各具神色。在不同的梦幻境界中演绎、诠释侠、义、仙、佛等不同世态,传达着作者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