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8)
报纸(4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3)
地方文献 (17)
文化溯源 (3)
才乡教育 (2)
地方风物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3(12)
2011(15)
2010(12)
2009(6)
2008(12)
2007(8)
2006(9)
1992(4)
1984(2)
1982(1)
按来源分组
语文教学与研究(2)
词刊(1)
中外食品(酒尚)(1)
近代史研究(1)
团结(1)
读者(原创版)(1)
戏剧艺术(1)
中国审计(1)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1)
当代小说(下半月)(1)
解读“针线闲拈伴伊坐”
作者:过常宝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抒情主人公  针线  日常生活  晏殊  解读  感受  情境  人生  士大夫 
描述:涵。《鹧鸪天·代人赋》中的风雨究竟属于哪一种呢?饶少平先生经过细审详辨后得出的结论,亦可备一说。
我心中的梅
作者:张婉莹  来源:初中生学习(中文阅读新概念)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中华民族  梅花  咏梅  毛主席  宋代  品质  象征  对象  感受 
描述:我从没有养过梅,但我却见过,而且真真切切地被它震撼了。梅,从古至今都是诗人赞颂的对象,人们把它视为中华民族高贵品质的象征。宋代王安石的一首《咏梅》让我第一次感受了梅;毛主席也写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诸版《牡丹亭》杂记
作者:季国平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园林  杂记  戏曲舞台  舞台呈现  汤显祖  观看  剧本  古典  感受 
描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诸版《牡丹亭》杂记
永远的喀纳斯
作者:刘振洪  来源:绿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喀纳斯湖  生命力  最高价值  松柏  太阳  感受  王安石  山岭  力量  山脉 
描述:生命的最高价值是什么? 答案众说纷纭。不过,我要告诉你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感受:生命的最高价值就是在自然境界中得以升华,因为生命本来就是自然律令中的一部分。——喀纳斯之行会使你与我有同样的感受。当车子
世间唯有情难死:读三妇合评本《牡丹亭》
作者:李保民  来源:全国新书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评点  情感  读者阅读  妻子  女性角度  感受  汤显祖  艺术特色  杜丽娘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伟大的戏曲家汤显祖创作的一部杰作,一经问世,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剧中的青春少女杜丽娘由梦生情,由情生病,由病至死,最后死而复生的遭遇,曾感动了各阶层无数的民众,为之唏嘘不已。
万物静观皆自得
作者:朱昌元  来源:中学生天地(C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感受  王维  静观  山水田园诗  庭院  描写  无数  突出  欣赏 
描述:被诗所俘虏的人都有天真烂漫的心胸,在诗人的笔下,天地间的一切都有其可爱、自在之处,然而其感受又各不相同。
首饰不仅是装饰 还应是修饰(二)
作者:宋懿  来源:中国黄金珠宝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首饰  装饰  修饰  读者  脸型  多彩 
描述:在上期杂志中,我们介绍了《首饰不仅是装饰,还应是修饰》的第一部分,为读者呈现了五个巧用首饰来矫正脸型的案例,本期我们将继续为读者示例几个全新、实用的观点,丰富多彩的搭配技巧和真人实例来解读首饰的形体
应是“举隅”
作者:张骏鹏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连云港日报》  施教  孔子  篇题  读者  “举隅” 
描述:2007年2月8日《连云港日报》A4版有篇题为"孔子‘因时施教’案例举偶"的文章,文中举了一些生动的事例说明孔子十分讲究教育的时机,从不让施教的时机擦肩而过。一般读者朋友都可看出,标题中的"举偶
怪鱼应是美国胭脂鱼
作者:韩宁  来源:中国钓鱼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钓鱼》  胭脂  美国  四川地区  90年代  读者 
描述:我是《中国钓鱼》的老读者了。2009年第九期上刊登的西安钓友李科写的《这是什么鱼》中提到的怪鱼,我们在2005年也曾钓获(两条)过。这种鱼应是美国胭脂鱼,上世纪90年代初期曾与鲴鱼同时引进到四川地区
读黄永年先生著《茭蒲青果集》
作者:曾旅宁  来源:书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永年  早期著作  中华书局  出版  得名  读者 
描述:为青果巷、后门为茭蒲巷,此为《茭蒲青果集》得名之由来),难免有些感想,写出来供读者朋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