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0)
报纸(13)
图书(2)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5)
地方文献 (9)
宗教集要 (1)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1(10)
2009(7)
2008(6)
2006(4)
2004(3)
1997(1)
1996(4)
1989(1)
1986(2)
1937(1)
按来源分组
名作欣赏(3)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散文(1)
中华诗词(1)
天涯(1)
江西历史文物(1)
南方文物(1)
山西老年(1)
史学月刊(1)
民间文学(故事)(1)
山西晋入声舒化情况分析
作者:孙玉卿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西晋  入声舒化  声母清浊  调类 
描述:种渐变过程。渐变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大同式;一种是左权式。
高考改革,应是“肥”“英瘦”?
作者:亦凌  来源:求学(高分作文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的网民对此表示支持,22.6%的网民表示不支持。
填古诗句 组祝颂
作者:蒋振民  来源:老同志之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祝颂  范成大  贺知章  韦应物  王安石  杜甫  罗隐  租米  读者  补充 
描述:读者朋友,请将下面古诗句补充完整,然后再用所填的字,组一句祝颂
峻体健 反意宽──论杜甫诗歌中的倒装手法
作者:刘焕阳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诗歌  《秋兴八首》  修辞手法  语义构成  《杜诗详注》  王安石  《九家集注杜诗》  诗歌创作  诗家  月是故乡明 
描述:峻体健 反意宽──论杜甫诗歌中的倒装手法刘焕阳诗歌中的倒装,是指在诗句的语义组合中,通过对语词或诗句的颠倒运用,故意打破其意义在逻辑上的普遍顺序,以违反常规的组合程式为特征。倒装分为本句倒装和跨
缅怀阿教育先辈 推进阿学科建设——在北大刘麟瑞教授九
作者:朱威烈  来源:回族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科建设  诞辰纪念  阿拉伯语  阿拉伯国家  教育  学术精神  北大  教授  中国穆斯林  先辈 
描述:了一位北大回族教授的生平与风采,为新中国的阿教育史增添了一份珍贵的人物文献。在今天这样一个神圣的场合,我想就缅怀阿教育前辈的时代意义和进一步发扬他们的学术精神,推进中国阿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讲一点
汤显祖的“七免”:――读汤显祖的《诀世七首》
作者:杨友祥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汤显祖诗文集》卷十六中有一篇题为《诀世七首》的诗。诗中,汤显祖吹响了破除丧葬陋俗的号角。简要地说,汤翁的丧葬观是摈弃繁文缛礼,节俭办丧事,具体说来就是要后辈做到“七免”。 一是免代哭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第一人”应是高
作者:暂无 来源:文摘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第一人”应是高
红言丝晏几道:半梦半醒之间
作者:暂无 来源:社科新书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红言丝晏几道:半梦半醒之间
单册古诗疑难词语选释
作者:曹恩尧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疑难词语  古诗词  王安石  词语选释  梅花  香气  供参考  商榷  咏梅  修饰 
描述:单册古诗中的许多疑难词语,教学参考书上大都已涉及了。不过有的诠释尚觉犹未尽,有的诠释有商榷之必要。为此,笔者在单册古诗中选择若干疑难词语,在“教考”的基础上或作补充阐述,或陈个人浅见,以供参考。
林偶拾-中学文言文中的语言问题
作者:林乐腾  来源: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文言文  主语省略  现代汉语  王安石  诸葛亮  孔子  刘备  养父母  第三人称代词  主题思想 
描述:多、太露骨,那就不仅是孔子没有语言的艺术性而已。“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然言止意不止,尤为极至。”就是这个意思。这样的文字,中学文言文中也有。周敦颐《爱莲说》寓哲理于比喻。牡丹喻寓贵者,菊花喻隐士,莲花喻君子。作者对三者的褒贬,未置一词,而读者深知作者的喜恶。文章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煞尾,文已尽而意无穷,更加深化了主题思想,对世人熙熙攘攘、追名逐利,报以极大的蔑视和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