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960)
报纸(2214)
学位论文(92)
图书(63)
会议论文(6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098)
地方文献 (164)
宗教集要 (35)
红色文化 (31)
地方风物 (22)
才乡教育 (22)
非遗保护 (13)
文化溯源 (6)
按年份分组
2014(1477)
2013(210)
2011(350)
2010(299)
2007(188)
2006(144)
1999(85)
1996(82)
1995(80)
1989(41)
按来源分组
经济日报(28)
第一财经日报(4)
美术向导(2)
海内与海外(2)
珠海乡音(2)
今传媒(1)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中国收藏(1)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1)
新校园(阅读版)(1)
“江边黄鹤古时楼”——唐朝人和黄鹤楼
作者:王宏志  来源:国学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楼  唐朝  三国时期    南北朝  传说 
描述:在武汉著名的蛇山头上,新近矗立起一座古雅迷人的五层飞檐楼阁,高四十九米,四望如一,这就是重建的闻名天下的黄鹤楼。最早的黄鹤楼据说是
宋克草书《杜子美壮游
作者:暂无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草书      汪道昆  周亮工  中期  复归 
描述:宋克此卷自明清及今,迭经诸家收藏,可谓凿凿可考。在明早中期时,即入商辂之手,有其长跋可证。明中期为汪道昆所得,首尾皆钤有其藏。清初为周亮工藏,清乾、嘉时入阮元之手。骑缝皆钤其“雷塘庵主”小
《牡丹亭》下场之"集"
作者:刘绍颖  来源:剑南文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下场  下场      明后期  明后期  中晚唐  中晚唐 
描述:"集"作为明清传奇里下场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其中不乏画龙点睛之作,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汤显祖所作<牡丹亭>中的下场.通过对<牡丹亭>下场集唐诗的简要介绍,分析汤显祖创作时受到的明代后期文化思潮
清代“佛”吴嵩评述
作者:徐国华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嵩    临川派 
描述:吴嵩是清嘉道年间诗坛负有盛誉的诗人,时有“佛”之称。迄今为止,学界还没有专文对其诗歌创作进行研讨。本文从吴氏的“佛性”品质、诗学渊源和山水、寄怀诗作成就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一番评述,并提出“临川
"佛"吴嵩与书院教育
作者:杨布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教育    鹅湖  白鹿洞书院  莲花  翁方纲  东山  信江  山长  田租 
描述:籍起。嘉庆庚申举乡试,官内阁中书,名振都下。青浦王昶、北平翁方纲、无锡秦瀛、蒙古法式善、钱塘吴锡麒并相推重。篇什流播及于海外。朝鲜侍郎申纬推为“佛”。吏部判书金鲁敬父子镂梅花为龛奉其像,并尝置所为
创作阶段考辨
作者:吴长庚  来源:上饶师专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阶段  诗歌创作  王安石  杨诚斋  基本过程  考辨  成功之路  基本阶段  全过程  自成 
描述:之路,大体上都经历了始学一家,兼及各家,自成风格三个基本阶段,从而完成了由继承到创新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积累到超越的过程,是自我实现的基本过程,文学家、艺术家莫不知此。蒋士铨论诗不喜诚斋,但他却也走过了与杨诚斋相似的道路,有着较明显的变化阶
靖诗学及其之通趣
作者:张海鸥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全宋诗》    宋代诗学  司马光  《沧浪诗话校释》  《续资治通鉴长编》  王安石  八月至十二月  古籍出版  《武溪集》 
描述:处世审美,皆尚通达,讲意趣,靖乃开风气者之一,惜尚未引起文学史家重视。本文特论之。 靖论诗倡通趣,见于《武溪集》卷三《曾太傅临川十二序》:“古今言者,二雅而降,骚人之作号为雄杰。仆常患灵均负
马致远《宫秋》与元淮
作者:罗慷烈  来源:集萃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马致远《宫秋》与元淮
生:文人绘画就应是业余的状态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生:文人绘画就应是业余的状态
壮志无可托,聊为吴会吟——心与诗歌论
作者:刘靖渊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 
描述:壮志无可托,聊为吴会吟——心与诗歌论